锰薄膜

张掖七彩丹霞五彩如画。

张掖位于甘肃广袤的西北和河西走廊中段,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物产丰富,享有“金张掖”的美誉。张掖县是古代河西四郡之一,因“断匈奴之臂,掖张中国”之意而得名。一首古诗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看祁连山上的雪,误以为甘州是江南。”

张掖有广阔的沙漠、壮观的冰川、高耸的雪峰、广阔的戈壁、风景如画的绿洲和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有苍翠的草原牧场,有神奇幽静的深山峡谷,有珍禽异兽出没于此,有野花野果生长于此,奇峰怪石独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七彩丹霞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张导演的电影取景地选在了张掖五彩斑斓的丹霞地貌,五彩斑斓的山形地貌顿时让我心动不已:太神奇了!多么令人震惊啊!她一直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引发了我立刻拍摄的冲动。于是,几个摄影爱好者讨论了一下,一拍即合,驱车前往张掖,见证这个神奇而耀眼的世界。

置身于丹霞地貌的怀抱中,风在这座神秘的城堡中缓缓转身,薄薄的薄雾跟随你穿过幽深的山谷。她身上一定隐藏着更多的美,激起人们探索秘密的欲望,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留恋。

丹霞是指红色砾石岩石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岩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前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红色地层中。

七彩丹霞地貌是中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它融合了广东丹霞山绝壁石柱的奇、险、美和新疆五彩缤纷的城市。它气势磅礴,面积广阔,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观赏价值极强,世界罕见,真是大自然的一朵奇葩。

七彩丹霞的形成据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与女娲娘娘的炼石补天有关。在古代,* * *工人和颛顼为皇帝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天昏地暗,山崩地裂,日月星辰流离失所,西天天柱破碎,西天开了一个洞,导致天倾,洪水泛滥。女娲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收集了五彩石,用神力将其磨成粉末,与昆仑山的甘露混合在一起,然后开始填补天空的空洞。

在西方的天堂里,有一个叫莫言的恶魔,蛇身狮头,面目狰狞。他听说美丽的女娲来补天,垂涎女娲的美貌,起了邪念,变成了一个年轻人来帮忙。女娲识破了他的诡计,严肃地劝他努力修行,争取早日开悟。恼怒之下,她想与女娲正面对抗,但她的魔法不如自己的魔法,于是她偷偷施展黑魔法,将五彩石粉吹遍了整个山丘。当女娲醒来时,她惊讶地看到日出下七彩的祁连山,特别耀眼。仔细一看,五彩粉不见了,她立即认为这是魔鬼的宴会。女娲施了一点魔法,再次将彩色粉末聚集在一起,但其中一些粉末已经附着在山上,将山染成了灿烂的颜色。

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了两个女仆轮流值班。一个名叫赵霞的女仆和一朵晚霞按照女娲的指示,履行了她的职责,夜以继日地帮助女娲顺利修补了天空中的漏洞。然而,朝霞和晚霞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在祁连。他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给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这就是他们看到的七彩丹霞。

这只是一个传说。七彩丹霞的形成其实是大自然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加上不同的岩性和温度差异,祁连山的各种岩石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铁岩石是红色的,锰岩石是黑色的,泥质岩石是灰色的,磷岩石是灰蓝色的,火山岩是橙黄色的,砾石岩石是青色的,山脉自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令人惊叹。日落时分,我站在高处俯瞰丹霞,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陶醉在梦幻般的境界中。这一刻,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我的眼前布满了五颜六色的条纹,红色、蓝色、浅绿色、浅黄色……看得人蠢蠢欲动。再仔细看,五颜六色的条纹是不同的。这一面的条纹是水平的,像彩色的波浪一层一层地冲向远方,而另一面的条纹是垂直的,像从天空垂下的五彩锦缎。

沿着山势,这些条纹相互映衬,在阳光下如此明亮美丽。晨曦中的丹霞柔和清澈,充满气场;黄昏中的丹霞饱满而厚重,感情深沉而深情。置身于这个梦幻般的多彩世界是真正体验丹霞魅力的唯一途径。

丹霞的美是任何绘画大师都难以描绘透彻的。点、线、面和色块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流动的深红色纹理就像地球的皮肤。在起伏和跳跃中,褶皱形成的阴影像山水画的各种技巧一样展示出来,纵横交错的石林像宫殿和城堡一样神秘而惊险,冲击着你的视觉,这并不奇怪。

广阔的丹霞地貌让你感受到大地的脉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那种苍凉和壮丽体现了西部独特的魅力和气势。正是这种视觉奇观让我在丹霞的高山峡谷间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快门,在寻找壮丽的西部景观中,在引发灵感的虔诚行走中,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