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主动报备混管阳性获奖励1万元

11月18日晚,一名外地大货车司机驶入哈尔滨东高速公路卡口,立即向现场防疫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其在路上接到疾控部门电话通知,核酸检测混管呈现阳性。由于其主动报备、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哈市将给予其1万元现金奖励。19日0时48分,该大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被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由于该货车司机主动报备,相关部门及时管控,没有造成社会面接触。相关部门提醒市民,现阶段,由于国内省内疫情形势严峻,我市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并存、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的特点。

司机主动报备混管阳性获奖励1万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极目快评|主动做核酸检出阳性者奖励1万元,初衷很好但措施值得商榷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据@哈尔滨发布12月2日消息,哈尔滨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称,对主动进行核酸检测以及自觉身体不适,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说明情况,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人员,经核实后奖励1万元。

哈尔滨市再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让市民绷紧了神经。从通报来看,12月2日发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初筛阳性感染者,均为内蒙古满洲里市确诊病例的在哈密切接触者,也说明当地的排查措施在发挥作用。

高度重视、迅速排查是必要的,但是对主动做核酸检测并检出阳性者奖励1万元,这一措施却有待商榷。

可以理解,城市早一天实现病例清零,恢复常态化管控下的生产生活,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好几个1万元,通过奖励措施,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的,应该说,初衷是好的。

但问题要多从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发现了本土病例,一般会进行分级管控,在相关区域进行次数不等的核酸检测。国家卫健委在今年11月就要求,5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要在两天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要在三天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如果哈尔滨市的流调和封控做到位,一般不需要市民“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只需等待相关安排。即使是全员核酸,也就是二三天的时间,已经可以做到“早发现”了。

东北正值冬季,也是流感高发季,如果说为了排查或1万元奖励,身体不适者都扎堆前往医疗机构,有无可能造成人员聚集?

再说,疫情发生以来的这两年里,国家对疫情处置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一些大城市——甚至特大、超大城市在发生疫情后,都通过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扑灭了疫情。密接者和次密接者、身体不适有相关症状者,本身就有义务和责任主动接受核酸检测进行排查。如果不支持不配合,就违反防疫相关规定,会受到相应处罚。对应尽的防疫义务行为进行物质奖励,措施值得进一步深虑。

主动报备核酸检测混管呈阳性 外地抵哈货车司机获奖励1万元

相关部门提示:请市域外抵返哈人员积极配合防控工作,主动报备

11月18日晚,一名外地大货车司机驶入哈尔滨东高速公路卡口,立即向现场防疫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其在路上接到疾控部门电话通知,核酸检测混管呈现阳性。由于其主动报备、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哈市将给予其1万元现金奖励。

据介绍,这名外地大货车司机系从外地来哈。当天20时许,当其驾车进入哈尔滨东高速公路卡口入城口时,立即向卡口处疫情防控人员主动报备:“我在路上时接到了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疾控中心来电,告知我在京哈高速服务区核酸检测混管结果呈现阳性。”得知情况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报告疾控部门,本着“快采样、快送检、快报告、快处置”的原则,快速对驾驶员进行“抗原+核酸”检测,并开展环境消杀等工作。19日0时48分,该大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被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由于该货车司机主动报备,相关部门及时管控,没有造成社会面接触。

相关部门提醒市民,现阶段,由于国内省内疫情形势严峻,我市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本土疫情呈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并存、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的特点。为尽快阻断疫情传播,请市域外抵返哈人员积极配合防控工作,按要求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宾馆酒店和单位报备。旅途中本人和同行人员需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抵哈后配合落地核酸检测。来自高风险区的抵返哈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本人和***同居住人需一同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记者 杜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