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社会的重大意义

2012年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经济增速、财政收入、进出口总值、全国排名……这些往年被捧上神坛的数据被逐步淡化,标志着广东省开始真正告别GDP崇拜,正式步入科学发展的“后GDP时代”。

在后GDP时代,必须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绝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老百姓的健康为代价,去谋求发展总量和速度。如果“快”可以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供可靠的物质支撑,则能多快就多快;反之,如果牺牲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影响了老百姓福祉,这种“快”就会得不偿失。总之一句话,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民幸福为导向,这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价值取向。正如汪洋书记所强调的,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

人民幸福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尺。我省率先提出了建设幸福广东的发展目标,率先将幸福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率先建立了科学的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率先公布了各地幸福指数综合评价报告。这一系列开拓性创举,是我省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科学决策,同时也为全国性的幸福测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2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出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第四届世界论坛时,重点以“幸福广东”为例介绍了我国开展幸福测度的情况,他明确提出:“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

虽然说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哲学命题和主观感受,要想准确测度是个很大的挑战,但多数人的幸福与不幸福总能揭示出很多***性问题,只要集思广益、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完善,一定能够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囊括了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健康和卫生、社会保障、消费和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人居环境十项一级指标,并为之设定了不同比例。从我省公布的幸福指数排名可以看到,并非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人均收入越高,人民生活就越幸福。同主要以GDP为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相比,幸福测度更加科学,能够更全面地评价一个地方的居民生活状况、幸福程度。

幸福测度是对唯GDP论的一种纠偏,是对GDP发展模式的一种超越。需要强调的是,超越GDP并不是抛弃GDP,而是要在GDP之外,更加关注国民的心理幸福感、社会关系的和谐,不把GDP视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手段之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从“以发展带幸福”到“以幸福带发展”的执政理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