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张子平

张子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他写的。

他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也是创造社创作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学界拥有众多读者和深远影响。著名作家张爱玲曾明确表示,她迷恋张子平的小说,并深受其影响。在当时的上海,女士们聊天时拿着张子平的爱情小说和张爱玲的反映市民生活的散文是一种时尚。

张子平,1893,5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1906年入美国教会办的广益中西学校。1910春季进入广东高等巡防学校。1912年夏被广东国民政府选派为留日学生,1919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地质学。1921年,郭沫若、郁达夫、程等人成立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文学团体创造社。1922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化石》出版。从1922回国后,他在武昌师范学院担任岩石矿物学教授,从1926在武昌第四中山大学担任地质系主任。从65438年到0928年,他到上海担任暨南大学文学教授,还在大夏大学教授“小说”,并开设了乐群书店。1928 10 16至30日,他参加了以陈文祥为代表的学术团体的访日活动。回国后,他写了一部日记小说《狗》,描写了日本侦探的数量。随着他的《梅岭的春天》、《海滩上的月夜》、《约伯的眼泪》、《特里》、《最后的幸福》、《珍珠与黑炭》、《爱情圈之外》、《青春》、《侵蚀》、《爱情漩涡》、《上帝的女儿们》、《飞星》、《跳跃的人》、《时间与爱情之路》张子平的小说都是关于爱情的,他的二十多部中篇小说都是关于爱情的。由此,张子平成了公认的“爱情小说家”。鲁迅曾经讽刺过张子平小说的全部精髓,那就是一个“德尔塔”。

张子平的小说是反对日本侵略者的,包括短篇小说中的《太阳的女儿》和《红海棠》。1930出版的长篇小说《天日的女儿》不仅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蔑视和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还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虐待和蹂躏日本妇女的罪行。这部小说讲述了日本士兵铃木牛三郎的女儿华子被遗弃并被卖为妓女的故事,这揭穿了日本人吹嘘他们是“天孙之家”的神话。该书于7月出版后,9月再版,2月再版第三版,8月再版第四版,6月再版第五版,共印刷并翻译到日本一万一千册。结果,张子平也惹上了麻烦。在4月19310出版的《现代文学评论》第一期“现代中国文学”栏目中,刊登了一条“张子平不敢走川北路”的消息:“张子平写了《田孙的女儿》后,翻译成日文,用日文出版了。现在,张先生害怕走上四川北路。《天日之女》是一部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揭露到极致的小说,其中对日本民众的蛮横无理描写得淋漓尽致。日本人本来就不宽容,爱国主义程度很高,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一方面,将张先生的照片翻译成日文并出版,使他的同胞对张先生产生了不好的了解;一方面,他拔剑开弓,这是悼念张先生的伟大姿态。据张艺谋自己说,最让我难过的是,在我自己的国家,日本人如此傲慢和无理。这真是我们的耻辱。我不是真的害怕日本人,因为我不走四川北路,但他们喝醉的水手总是把中国人当成鱼。如果我们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遇,我们会伤害你或杀死你。我们能做什么?“这段话让我们意识到作家没有保障,我们害怕将来连言论自由都受到外国人的干涉。”

张子平创作于1933初夏的短篇小说《红海棠》,描写了1932年2月8日闸北遭日机轰炸的悲惨情景,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罪行。小说的主人公“红海棠”季迪曾在上海为穆伟英、三郎太·海沼和小乔当过佣人,还做过三四个日本商人的情妇。“1.28”战争使寂地的孩子们下落不明,寂地的父母也被杀害。在废墟中,凯蒂跟随丈夫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子平参加了以日本驻上海领事馆为背景的“兴亚创会”,这是一个打着文化幌子的特务组织。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40年3月29日,南京汪精卫伪政府成立,张子平被任命为农矿部技术主任,这实际上是一个闲职。同年7月,汉奸文化组织中日文化协会在南京成立,张子平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候补理事,任出版组主任,并担任创刊于194110的《中日文化》月刊主编。这是一本宣传“中日友好和荣誉”的综合性汉奸杂志。一年后,他辞去出版组主任职务,担任中央研究院自然史委员会委员,负责保存和整理岩石和矿物标本。

第一个指责张子平被敌人收买的是新加坡《星洲日报》4月1940日刊登郁达夫文章《文人》。文章指出:“从一位球迷写的这封信可以知道,张子平在上海被敌人收买了,这确实是事实。原来,我们是我们不愿意听到的老朋友,我们有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周作人的不服从,一开始,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不准确的,是敌人故意制造的谣言。但是,长时间看人心,真的是中国人千古洗不掉的耻辱。从春秋时期的笔法来看,他们应该比被收买的强盗和政客更坏。”

1947年5月,张子平因“叛国罪”被国民党司法机关逮捕,后被保释。1948 3月20日,张子平给胡适发了两封信,并附上了他的辩护书,请胡适为他辩护,并请求胡适将他的《我的辩护》转交给陈立夫。

胡适没有为他辩护,于是在1948年4月,国民党上海法院判处张子平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张子平不服上诉。1949 65438+10月,国民党上海最高法院特别刑事法庭裁定撤销原判,发回上海高院重审。

虽然张子平没有被国民党上海高等法院判为“叛国罪”,但他在上海没有工作,只能靠翻译一些东西来维持生计。

1949,10个月后,张子平以“汉奸学者”的身份臭名昭著,因此很难找到工作。1953年,他找到了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潘汉年曾是创造社成员,经潘汉年介绍到上海振民补习学校(现上海市成都第二中学前身)任教。6月,1955,因潘汉年“反革命事件”被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在审查了张子平的“叛徒和学者”罪行后,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9月份判处张子平20年监禁。7月被送到安徽省公安厅,1959,2月2日死于劳改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