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

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人一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此止渴。隐喻的愿望无法实现,用幻想安慰自己。三国时期,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经过一个叫做梅林铺的地方。那是正午的太阳,炎热。刘备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一滴水始终不见。

整个军队都渴死了。为不耽搁前进的脚步,曹操灵机一动,站在高处,指着前面的一座小山,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结了好多梅子,酸甜的,可以解渴。”兵士一听,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精神抖擞,行军速度终于到达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曹操的早年经历: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在汉灵帝时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擅长随机应变,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

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人桥玄和南阳人何颙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如今天下将要发生动乱,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南阳人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评价曹操为“太平时的奸贼,乱世时的英雄”(《魏书》记载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