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逍遥楼
蒲州逍遥楼的名气,确实无法与蒲州鹳雀楼相比。特别是,逍遥楼建于何时,毁于何时,具体方位,均无可考。但是蒲州逍遥楼有唐玄宗赋诗《登蒲州逍遥楼》和颜真卿题额“逍遥楼”三字,便足以让蒲州逍遥楼在历史上扬名立万。
据考证,蒲州逍遥楼,“唐之前即有之”。清代乾隆版《蒲州府志》记:“旧志云,(逍遥楼)在(蒲)州北城上,不知何时建。唐明皇登此有诗,后废。”由此看来,逍遥楼可能为蒲州北城门的城楼即谯楼。
晋阳(太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唐高宗、唐玄宗多次巡幸太原,其中开元十一年(723)玄宗自东都洛阳出发巡游北都并州、中都蒲州那次规模最大。巡游线路:洛阳——泽州——潞州——并州——汾州——晋州——绛州——蒲州——长安。当年二月,玄宗到汾阴祭祀后土后;三月到蒲州登逍遥楼作《登蒲州逍遥楼》,苏颋作《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遥楼应制》和之。
《逍遥楼刻石》,落款大历五年(770年)正月一日颜真卿书。书、史界均认可这是为蒲州逍遥楼所题。历史上出名的桂州(桂林)逍遥楼,也有颜真卿“逍遥楼”刻石,那是依据蒲州“逍遥楼”摹刻而来。桂州逍遥楼,因宋之问《登逍遥楼》一诗而扬名,宋之问于唐景云二年(711)被流放至桂州。
颜真卿于乾元元年(758)三月由同州刺史转任蒲州刺史,至同年十月改任饶州刺史。他三月十八日到蒲州,十月初离开蒲州,前后在蒲州六个多月时间。
颜真卿书题“逍遥楼”三个大字,是在大历五年(770)正月,离开蒲州已经十多年了,算起来那时他应在抚州。据载,颜真卿大历三年(768)四月起为抚州刺史,大历六年(771)闰三月罢抚州刺史。
身在抚州的颜真卿,何故为千里之外的蒲州逍遥楼题额,不得而知。
经查,郭子仪永泰元年(765)出镇河中府(蒲州),兼河中副元帅,至大历十四年(779)罢副元帅等,颜真卿书题蒲州逍遥楼时,郭子仪是河中府(蒲州)的军政长官。
郭子仪年长颜真卿12岁。从二人军政职位、活动轨迹来看,几无交往,但是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所立的家庙碑,由颜真卿撰并书,这就是《郭公庙碑铭》。由此推想,郭子仪与颜真卿应有交谊。
郭子仪身为武将,戎马倥偬,似乎难得逍遥。实际却是相反,郭子仪位高权重,他对自己的人设是不贪权位、不惜声名、贪图享受,这正是他能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的秘诀。司马光评价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由此推想,穷奢极欲的郭子仪出镇河中府期间,嘱托颜真卿书题“逍遥楼”以明其志,极有可能。
——“净研究些没用的!”妻子在一边嚷嚷了。
——“世有无用之用,推究史实或其一,至少能让人变幻时空,跳脱现实。”我心里想,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