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氦会聚集在太阳核心而不是向外扩散?

这是由它的物理属性造成的。把太阳变成红巨星,是当今科幻电影中流浪地球假说的情节前提,因为当太阳闪烁氦气时,意味着即将进入变成红巨星的过程。此时,太阳的体积将进入快速膨胀阶段,最终其体积将相当于现在太阳的几百万倍。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太阳本身就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为1.39万公里,比我们的地球大1.3万倍。八个行星体的体积加起来不到1/500,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可见天体的99.86%。如果将如此巨大的太阳放大几千万倍,

为什么太阳的体积会这样膨胀?就是因为太阳的结构和氢氦的聚变燃烧不一样。太阳的氢聚变主要发生在1/4的内区,外区主要属于辐射区。今天,太阳正在熔化和燃烧氢,氢燃烧后变成氦。但是由于外围辐射区域的阻挡,氦不会扩散到整个太阳,所以氦会在太阳核心聚集,而在这个过程中,太阳内部也处于同样的位置。

有一天,太阳内部的压力、温度和氦的积累可以达到氦闪的程度。在这一瞬间,氦会被点燃并聚变,能量释放非常剧烈,可以说仅次于超新星爆炸,强度可以将附近的一些行星表面汽化。这个时候,如果地球还在现有的轨道上,地表的生态环境就会被瞬间破坏。因此,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爆发氦闪的几百年前,人类就开始了“流浪地球”计划,将地球驱离太阳系,驶向比邻星附近的新家园。

氦闪后,太阳核心的氦进入持续聚变燃烧阶段,但在氦聚变燃烧区的外围,氢仍处于聚变燃烧状态,这两种元素的聚变燃烧会大大增加太阳的向外辐射压力,因此太阳的体积会处于膨胀阶段,外围的气体壳层也会向远处扩散,因此太阳的头部会急剧增大。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的直径将增加110~150倍,体积将增加到今天的130 ~ 380万倍。

太阳直径为654.38+0.39万公里,膨胀后的太阳直径将达到654.38+0.5 ~ 2亿公里。我们的地球距离太阳大约654.38+0.49亿公里。显然,太阳的体积会吞并地球的轨道,甚至逼近火星的轨道。是不是有点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