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文言文
1. 文言文翻译
《天工开物》《陶埏第七》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原文 宋子曰:水火既济而土合。万室之国,日勤千人而不足,民用亦繁矣哉。
上栋下室以避风雨,而瓴建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城垣雉堞,寇来不可上矣。
泥瓮坚而醴酒欲清,瓦登洁而醯醢以荐。商周之际俎豆以木为之,毋亦质重之思耶。
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参考译文 宋子说:水和火、土结合起来以后,(就可以造成陶器了)。
有一万家人口的国家,每天用一千人来做陶器都不够用,老百姓所用的陶器也够多的了。上面用房粱建成房屋来躲避风雨,在屋顶加上瓦片。
王公大臣设置险要地势、形势来固守自己的国家,建成的城墙,敌人来侵犯的时候不能容易地上来。泥制的瓮坚固,而醴酒以清澈为美;瓦当洁净,而把醯醢作为素祭(无酒肉作贡品的祭祀)。
商周之际的时候俎豆等盛器都用木做成,莫非也是看重质重的想法吗?后世则用土造物来仿效神灵,人工制作器物的表现不同,陶器渐渐成为人们看重的高雅之器玩,(是因为)在陶器里面有素肌玉骨的形象。这样的器玩掩映在几案上或筵席上,文明之象可以掬玩把玩,难道不能这样到最终境界吗? ○瓦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先以圆桶为模骨,外画四条界。
调践熟泥,叠成高长方条。然后用铁线弦弓,线上空三分,以尺限定,向泥{一个}平戛一片,似揭纸而起,周包圆桶之上。
待其稍干,脱模而出,自然裂为四片。凡瓦大小古无定式,大者纵横八九寸,小者缩十之三。
室宇合沟中,则必需其最大者,名曰沟瓦,能承受淫雨不溢漏也。 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窑中多少为熄火久暂。
浇水转泑(音右)与造砖同法。其垂于檐端者有滴水,不于脊沿者有云瓦,瓦掩覆脊者有抱同,镇脊两头者有鸟兽诸形象,皆人工逐一做成,载于窑内受水火而成器则一也。
若皇家宫殿所用,大异于是。其制为琉璃瓦者,或为板片,或为宛筒。
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于太平府(舟运三千里方达京师,参沙之伪,雇役掳舡之扰,害不可极。即承天皇陵亦取于此,无人议正)造成。
先装入琉璃窑内,每柴五千斤浇瓦百片。取出,成色以无名异、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绿,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涂染成黄。
再入别窑,减杀薪火,逼成琉璃宝色。外省亲王殿与仙佛宫观间亦为之,但色料各有配合,采取不必尽同,民居则有禁也。
○砖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广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
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匡之中,铁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 凡郡邑城雉民居垣墙所用者,有眠砖、侧砖两色。
眠砖方长条,砌城郭与民人饶富家,不惜工费直垒而上。民居算计者则一眠之上施侧砖一路,填土砾其中以实之,盖省啬之义也。
凡墙砖而外甃地者名曰方墁砖。榱桷上用以承瓦者曰楻板砖。
圆鞠小桥梁与圭门与窀穸墓穴者曰刀砖,又曰鞠砖。凡刀砖削狭一偏面,相靠挤紧,上砌成圆,车马践压不能损陷。
造方墁砖,泥入方匡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浇成效用。石工磨斫四沿,然后甃地。
刀砖之直视墙砖稍溢一分,楻板砖则积十以当墙砖之一,方墁砖则一以敌墙砖之十也。 凡砖成坯之后,装入窑中,所装百钧则火力一昼夜,二百钧则倍时而足。
凡烧砖有柴薪窑,有煤炭窑。用薪者出火成青黑色,用煤者出火成白色。
凡柴薪窑巅上偏侧凿三孔以出烟,火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泑。凡火候少一两则泑色不光,少三两则名嫩火砖。
本色杂现,他日经霜冒雪,则立成解散,仍还土质。火候多一两则砖面有裂纹,多三两则砖形缩小拆裂,屈曲不伸,击之如碎铁然,不适于用。
巧用者以之埋藏土内为墙脚,则亦有砖之用也。凡观火候,从窑门透视内壁,土受火精,形神摇荡,若金银熔化之极然,陶长辨之。
凡转泑之法,窑巅作一平田样,四围稍弦起,灌水其上。砖瓦百钧用水四十石。
水神透入土膜之下,与火意相感而成。水火既济,其质千秋矣。
若煤炭窑视柴窑深欲倍之,其上圆鞠渐小,并不封顶。其内以煤造成尺五径阔饼,每煤一层隔砖一层,苇薪垫地发火。
若皇居所用砖,其大者厂在临清,工部分司主之。初名色有副砖、券砖、平身砖、望板砖、斧刃砖、方砖之类,后革去半。
运至京师,每漕舫搭四十块,民舟半之。又细料方砖以甃正殿者,则由苏州造解。
其琉璃砖色料已载《瓦》款。取薪台基厂,烧由黑窑云。
○罂瓮 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孟,小者瓶罐,款制各从方土,悉数之不能。
造此者必为圆而不方之器。试土寻泥之后,仍制陶车旋盘。
工夫精熟者视器大小掐泥,不甚增多少,两人扶泥旋转,一捏而就。其朝迁所用龙凤缸(窑在真定曲阳与扬州仪真)与南直花缸,则厚积其泥,以俟雕镂,作法全不相同,故其直或百倍或五十倍也。
凡罂缶有耳嘴者皆另为合,上以泑水涂粘。陶器皆有底,无。
2. 火候的候是第几声火候的候是轻声。
词语 火候
全拼: huǒ hou
释义: (火候儿)(1)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烧窑炼铁都要看火候|她炒的菜,作料和火候都很到家。(2)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他的书法到火候了。(3)比喻紧要的时机:正在战斗的火候上,援军赶到了。
例句
1、这肉有点嚼不烂,你烧得火候不够!
2、这鸡烤得正到火候。
3、烹调火候恰到好处
4、这肉未烧到火候。
3. 关于火的一些1火的用途 作用 历史文化--------有火是饮食烹饪任之根本。
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在火没有诞生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
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自火诞生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
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尸子》:“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按阴阳五行说,火生于木,故燧人用木取火。《路史》中说,燧人是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
“辰心”,按古人所说为“心宿”,即“大火星”。所谓“五木”,是指当时认为五种应天时可以取火的木材。
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枣: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黄,故季夏取之;柞:(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作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木燧”和“阳燧”之分。
《淮南子》记:“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
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今注》:“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景倒,向日生火。”
在汉以前,用阳燧取火,称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称作“国火”。按《周礼》中《大祝》、《大司寇》的说法,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
木燧取之于五木,近于人也,故烹饪用之。汉以后,用金属与石相击,也可摩擦得火,于是,简单的铁片就可成为阳燧。
人们一出门,一般腰间都左佩阳燧,右佩木燧,以随时取火用。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当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发烛”接引得火。
所谓“发烛”,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长五、六寸,流硫磺于首,遇火就燃。 有了火后,就有了灶。
创造灶者,一说是炎帝,《淮南子》:“炎帝于火而死为灶。”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祀于灶神。”
一说是黄帝:《续事始》:“灶,黄帝所置。”于是《事物原会》就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
而火神,按一般说法是祝融。《淮南子?时则》注:“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把于灶。”
《史记?楚世家》:“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
原始的灶的形态,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的灶,为双连地灶,即挖在地表的两个火坑,地表上两坑相隔,而在地下则两坑相连相通。一坑为进柴处,一坑为出人处,两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门。
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历史,其发明者,当应是炎帝而不应是黄帝。据推算,黄帝主政的时间,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
炎帝在黄帝之前传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约距今六、六千年。至战国时,灶的制作已非常完美。
《曾连子》记:“一灶五突(突:烟囱),分烟者众,烹饪十倍。” 以火而烹饪,古人马上注意到了火候对于烹饪之重要。
古文中首次谈及火候对于烹饪之重要的,是《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这样告诉商汤:“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这段话翻成白话的大意是:大凡味之根本,水为第一。依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三材来施行烹调。
鼎中九次沸腾就会有九种变化,这要靠火来探制调节。有时用武火,有时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关键在掌握火候。
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规律,才能转臭为香。调味必用甜酸苦辛咸这五味,但放调料的先后和用料多少,它们的组合是很微妙的。
鼎中的变化,也是精妙而细微,无法形容,就是心里有数也难以说得清楚。就像骑在马上射箭一样,要把烹技练到得心应手。
如阴阳之自然化合,如四时之自然变换,烹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酸而不浓烈,成而不涩嘴,辛而不 *** ,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 袁枚后来在《随园食单》中,专门有一节关于火候的论述。
他认为,烹饪食物,关键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须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来的东西就会疲软;煨煮则必须用温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会干瘪,要收汤的食品,应该先用旺火,再用温火。
如果心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会外焦而里不熟。他认为,腰子、鸡蛋这类,越煮越嫩;鲜鱼、蚶蛤这类,则稍多煮就会不嫩。
猪肉熟了就要起锅,这样,颜色红润,起锅稍迟就会变黑。做鱼要是起锅晚了,则活肉都会变死。
烹饪时,开锅盖的次数多了,做出的菜就会多沫而少香。如果火灭以后再烧,则菜就会走油而失味。
袁枚说,传闻道人必须经过九次循环转变才能炼成真丹,儒家则以既不做过头,又要功夫到家。
4. 请问这个是出自古文上的吗反正不是古人写的.伤感的。情伤后写的吧 !
不是出自古文.仿佛是相思垂泪又加点孤单寂寞之意.
正所谓只能体会,不能言传也!
不是古诗,具体是什么时代不知道了.
仿佛是相思垂泪又有点孤单寂寞之意.
正所谓只能体会,不能言传也!
堆砌词句 还有整句都盗来用的 不伦不类 想来插葱装象 似乎还欠太多火候
不是出自古文的.
是有人感到孤单、寂寞后写出的,好像出自女的的手笔(好强),挺伤感的,像这样的诗不能像古诗一样照字翻译,只能自己体会其中含义.
我的理解大概是寂寞加上心碎吧.
5. 翻译文言文有分上中下篇,希望你满意,不满意再找我~
上 篇
认识和领悟宇宙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宇宙之中存在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阴阳循环;但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将出现与正常的相生相克反常的“反贼”现象。五行可以用心认知和感悟,施行于天下,宇宙天地的规律尽在掌握之中,万事万物了然于心。
阴阳五行是人类掌握天地万物的关键和枢纽。自然的宇宙无边无际,而人体就是宇宙的缩影,所以人类认识自己,就是在认识宇宙,宇宙生命体的规律,也是人类生命体的规律。宇宙深不可测,人心同样深不可测,其运动变化在于生命体中隐匿的机发。人体小宇宙服从于自然大宇宙,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宇宙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法则,也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根本规律和最高准则,所以领悟了天道之后,人道可定。
宇宙灾变,星移斗转,蔽日遮天;大地灾变,鬼怪横行,沧海桑田;人间灾变,祸患连连,动荡不安。天道人道相合,万物和谐,世界太平。
人性中有巧有拙,可以显现,也可匿藏。眼、耳、鼻、口及排泄两道九窍的机能,最最要紧的是眼、耳与口三个关键,也就是说,人当目明、耳聪,切忌妄言。掌握了三个关键,就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看到静态之木,预防动态之火;察觉奸邪诈伪,及时消灭祸殃。懂得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那就可称圣人了。
中 篇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终而复始,循环往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万事万物都因自然和谐而生,都为和谐自然而死,这就是宇宙铁定的规律和法则。
天和地是万物的盗取者,万物是人的盗取者,人是万物的盗取者。有着无限思想无限欲望的人类,当把天地、万物与人这“三盗”之间互相获取的关系处置妥当,天地、万物与人这“三才“彼此方能和谐***处,安定安泰。所以说:人的一饮一食应有度有序,一举一动当合乎时宜,倘若人人如此,天下大顺。人们对造化的圣功,或对非常“有为”的“奇迹”总会留下深刻印象,但对于看似“无为”结果却成就大功的现象无所感觉。天地日月运行不已,自有法则定数,万事万物成大成小,自有规律可循,深悟其道,神明的智慧就产生了,伟大的功业就出现了。这个成功的时机或“盗机”啊,其实天下的智者都能看得见识得清,但是,君子抓住如锦上添花,更有益于天下,小人抓住却损人害己,甚至枉送性命。
下 篇
眼瞎者更善聆听,耳聋者更长观察。大脑腾出一些空间,更能集中能量。集中全部战力攻击一个目标,相当于原来的力量增强十倍;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实几番反复,相当于原来的力量增强万倍。目标的选择、功业的成败、事物的兴衰,其实全在于一心,但只有睿智的大脑和眼光,才能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天地无所谓恩与不恩,遵循大道就得恩宠。顺天道而动,以有道伐无道,其势将如迅猛的雷霆、激烈的风暴,蠢蠢然发动,无情而残酷地荡涤陈旧腐朽的事物,迎来生机勃勃的崭新时代。
军人耽于享乐,将败坏士气,怠惰的习惯如剩饭赘瘤贻害无穷。率兵的将领当内心沉静,心沉静则寡欲,心沉静则眼明,心沉静则廉洁。天有好生之德,生生不息,有道之师遵天道而行,大私就成大公。军队生存和胜利的关键在于军魂,在于军队的士气和精神。凡为军人,都须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整体的生存,往往需要局部的牺牲;局部的牺牲,为的是换来整体的胜利。利与害既统一又对立,既相互纠缠又相互转化。兴兵动员,必须广布恩泽,但若物质奖赏过头,军队将失去使命感、军魂和战斗力,恩赐反而转为祸害。愚昧的人,大搞占卜预测,将战争的胜负交由上天,崇拜的是自以为降恩于己的天地神明;我则随时随地观察转化变迁的事物,掌握规律捕捉战机,运用的是来自于天地万物的真正智慧。
/hot%5Fnews/2006%2D12%2D15/3951%2E&p=9234dc16d9c347fe43bd9b7d06088e&user=baidu
6. 蔗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宋先生说:芳香馥郁的气味,浓艳美丽的颜色,甜美可口的滋味,人们对这些东西都有着强烈的欲望。有些芳香特别浓烈,有些颜色特别艳丽,有些滋味尤其可口,这些在自然界有着特殊的安排!世间具有甜味的东西,十之八九来自于草木,而蜜蜂却极力争先,采集百花酿成佳蜜,使草木不能全部占有甜蜜的功劳。是谁在主宰这件事,而使天下人都为之受益呢?
甘蔗大致有两种,主要盛产于福建和广东一带,其他各个地方所种植的,总***合起来也不过是这两个地方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甘蔗形状像竹子而又粗大的,叫做果蔗,截断后可以直接生吃,汁液甜蜜可口,不适合于造糖;另一种像芦荻那样细小的,叫做糖蔗,生吃时容易刺伤唇舌,所以人们不敢生吃。白砂糖和红砂糖,都是用这种甘蔗制造的。在中国古代还不懂得如何用甘蔗造糖,唐朝大历年间,西域僧人邹和尚到四川遂宁县旅游的时候,才开始传授制糖的方法。现在四川大量种植甘蔗,这也是从西域逐渐传播开来的。
用荻蔗可以造出冰糖、白糖和红糖三个品种的糖。糖的品种不同,是由荻蔗的老嫩不同而决定的。荻蔗的外皮到秋天就会逐渐变成深红色,到了冬至以后就会由红色转变为褐色,然后出现白色的蔗蜡。在华南五岭以南没有霜冻的地区,荻蔗冬天也被留在地里而不砍收,让它长得更好些以用来制造白糖;但是在广东韶关、南雄以北地区,十月份就会出现霜冻,蔗质一经霜冻就要受到破坏,那些地区的荻蔗就不能在地里留很长时间等它变成白色再收,因此要赶紧砍伐用来造红糖。制造红糖必须在十天之内全力完成。因为十天以前荻蔗糖浆还没有长足,而十天以后又怕受霜冻的侵袭而导致前功尽弃,所以种蔗多达十亩的人家就要准备榨糖和煮糖用的车和锅以供急用。至于在广东南部没有霜冻的地区,荻蔗收割的早迟就随人自主安排了。
制造冰糖的方法是:将最上层的白糖加热溶化,用鸡蛋清澄清并去除掉面上的浮渣,要注意适当控制火候。将新鲜的青竹破截成一寸长的篾片,撒入糖液之中。经过一夜之后就自然凝结成天然冰块那样的冰糖。制作狮糖、象糖及人物等形状的糖,糖质的精粗就可以随人们自主选择了。白(冰)糖中分为五等,其中“石山”为最上等,“团枝”稍微差些,“瓮鉴”又差些,“小颗”更差些,“沙脚”则为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