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发明了哪些特别的玩意?春凳是什么样子的?竹夫人又是什么?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打开脑洞,设计发明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除了题中提到的春凳、竹夫人、陶瓷枕也算一个。

而这些物件,人们听到名字就有一种羞羞的感觉。尤其是春凳,光听名字就让不少人想入非非了。

凡事有个先后,先说春凳是个啥

春凳,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春天的凳子”,估计不少人听到我这个解释,都想吐我一口盐汽水。

原谅正直的我,真的不知道你们为啥想吐我。

在汉语词典中,就将春凳解释得很明白:这是一种宽而长的凳子,可以坐也可以卧,大小介于床和凳子之间。

在明朝时期的《西园杂记》中记载:

四时之乐,唯春为可乐……故人于此时,曰“寻芳”,曰“踏青”。……故桌曰“春台”凳曰“春凳”,盘曰“春盘”……

简单来说,春天是万物复苏之季,天气不冷不热,非常适宜人们出行。于是在这个季节里,不少人会外出踏青,外出观花,也有的去外面晒晒太阳,或者是搞一个野餐。

在外面晒太阳,必然就要搞个凳子,这个凳子就叫做春凳。

平时没事放到卧室里面,天气好的时候,搬着凳子去室外,在上面躺一躺,舒舒服服的小憩一会,简直不要太舒服。

因此,春凳更多的是用来做这个事。

除了搬到外面晒太阳之外,春凳还可以被当成抬人抬物的器具。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被打之后,走起来一瘸一拐。王熙凤曾贴心地吩咐丫环们说:“这被打成这样还能走路吗?还不用春凳抬着走。”

由此可以看出,春凳还可以被当成担架来使用。抬一抬人,自然也可以抬一抬物品。

在女子出嫁的时候,春凳多是娘家陪送,其余的嫁妆就会放在春凳上面抬着,一路抬到婆家。

当然,春季也就仅仅是占据了一年中很少的一部分,平日里春凳就会被放到床前,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往上面坐一坐,毕竟,穿着外套直接坐在床上也不太卫生。

至于一些小说以及民间中流传,小两口借助于春凳做一些羞羞的事情,这就看个人喜好了,这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说完了春凳,那竹夫人又是个啥

咱接着顾名思义呗,“竹夫人”既然有着夫人之称,想必是一个已婚女子,这难道是一名姓竹的夫人?

搞明白了用途再猜。

“竹夫人”多被用来抱着睡觉。看来还真猜对了?实则不然,这竹夫人其实是一个被人抱着睡觉的“抱枕”。

是用竹子编成的空心状物品,在夏天睡觉的时候抱着,起到解暑的作用。

“竹夫人”是用陈年的竹条编制成,在编织的过程中,要首先将竹条上的毛刺打磨干净,然后将它编织成为中间略微鼓起,两边呈现圆柱状的物品。

它被做成中间大两边小的样子,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人体躯干部位产生的热量比较大。中间的热量传递到竹夫人的内腔中之后,便会被迅速散开,起到避暑的作用。

奇妙的陶瓷枕头,有啥作用

我们现在早就不用硬邦邦的陶瓷枕头了,而在古代,硬邦邦的陶瓷枕头,还风靡了很多年。究其原因,还是为了方便女子。其实,老爷们也没少用。

在古代,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因此,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留着很长的长头发。

而在古代,又没有空调这等高端货,长头发在夏天的晚上,对于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于是,瓷枕头就被应用了起来,躺在瓷枕上面,头发就可以被下垂到瓷枕的下面,因此,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夏天都极为青睐瓷枕。

综上所述

古人设计发明出来的神奇器物这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但设计这些东西的初衷,还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

如果仅仅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那基本上也流传不了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