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谁所说,语出何典?

东汉著名的鉴赏家许劭所说。出自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许劭传》。

这是三国初期,在董卓乱政之前,东汉著名的鉴赏家许劭对曹操的评价。这句话有2个意思:

一,就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

二,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

东汉末年,朝政黑暗,社会动荡不安,预示了又一轮改朝换代的来临。青年曹操志向不凡,有心干一番事业作英雄造时势。为此博览群书,钻研兵法;又周游天下,广交志士,为后来的崛起作准备。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一次,曹操因传闻宦官头目张让聚敛有巨亿家私,便闯入其府中探看究竟,不料被家丁发觉,发喊著团团围住。他毫无惧色,挥舞双戟杀退兵丁冲出重围,飞身越垣扬长而去。

此事不胫而走,纷纷传扬中,曹操成了知名人物。许劭已听说了曹操独闯张让宅院之事,也曾风闻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又传扬他「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卑其人而不肯对」,亦即因看不起他而不愿为他作评价。

曹操心中不悦,请求再三,见许劭仍不答应,一气之下,口出威胁之言。许劭无奈,沉吟片刻后终于开口道: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扩展资料:

根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曾经单人潜入“宦官头子”张让的家中,张让发现后立刻叫人前来缉拿曹操。曹操挥舞手戟,后来翻墙逃出。曹操被评为才武绝人,没有人能伤害他。

另外,曹操长大一点后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还曾抄录整理了诸家兵法,整理后的书名为《接要》。曹操还注解了孙武十三篇,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等于在曹操飞鹰走狗之后,参加月旦评之前,还是有所作为的。仍然根据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在月旦评上问许子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而许子将却一开始不搭理曹操。在曹操再三询问下,许子将表示:“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大笑。

不过,如果我们翻开《后汉书》,却发现许子将的评语和孙盛的完全不同。《后汉书·许邵传》中,也相对完整地描写了曹操参与月旦评与许子将之间的沟通。

曹操在还未曾显达之时,就带着较为厚重的礼物去找许邵参加月旦评,言外之意就是曹操想要从许邵嘴里有好点的风评。许子将发现后,对曹操此举非常不满,并一开始拒绝为曹操品评。

曹操看对面就是不给自己评价,就“不那么明显”地做出威胁的姿势或者说一些威胁的话。许子将无奈,评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后,“大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