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是什么意思
脉冲星(Pulsar),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
脉冲星是在1967年首次被发现的。当时,还是一名女研究生的贝尔,发现狐狸星座有一颗星会发出一种周期性的电波。经过仔细分析,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未知的天体。因为这种星体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就把它命名为脉冲星。
2021年5月20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在观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正式发布了201颗新脉冲星的发现。2021年12月20日,2021年度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年终总结会在贵州省平塘县中国天眼(FAST)观测基地举行。
FAST已发现509颗脉冲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4倍以上。截至2022年8月,FAST已发现的脉冲星超660颗。
脉冲星介绍
脉冲星(Pulsar),又称波霎,是中子星的一种,能够周期性发射脉冲信号,直径大多为10千米左右,自转极快。
人们最早认为恒星是永远不变的。而大多数恒星的变化过程是如此的漫长,人们也根本觉察不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那么平静。后来人们发现,有些恒星也很“调皮”,变化多端。于是,就给那些喜欢变化的恒星起了个专门的名字,叫“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