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天的追踪
2014年4月2日清晨,小孝天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天,他的左肾就移植给了妈妈,右肾和肝也移植给了另外两位素不相识的患者。
移植手术后6天,周璐都在重症监护室,同时承受术后身体的痛苦和丧子之痛。
“每天送进去的饭菜都几乎是原封不动地递出来了。”周璐的妈妈王厚林那段时间非常担心女儿,听到从监护室出来的病友说,周璐每天都在哭,王厚林害怕女儿挺不过去,每天打几次电话,“孝天那么想救你,你要养好自己保护好他” 。
术后周璐的排尿情况一直不好,很快医生找到了根源:孝天的左肾输尿管有些先天畸形,导致排尿不畅,9日,周璐又接受了一次小手术,安装了支架起到支撑和引流的作用。做完手术后,周璐还跟母亲感叹:“幸亏孝天这个有点问题的肾是给了我,如果给了别人,别人又多了一次麻烦。”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外科陈知水教授介绍,移植哪一个肾并不是人为选择,当时孝天的左肾通过计算机系统分配给了他妈妈,右肾则分配给了另一名患者。 “我现在的感觉和当时怀孝天的时候很像。”说起儿子,周璐流下了眼泪。手术结束后,周璐下意识摸了摸肚子,感觉孩子又回到了她的身体里。每当思念儿子的时候她都会摸着肾的地方。
周璐在病床上躺了接近20天,无论妈妈端来多么可口的饭菜,她都没有胃口。王厚林看着女儿十分着急,总是劝她,“为了孩子也要多吃一点,孝天的肾还在你身上。”每当这时,周璐都会多吃几口。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周璐常常陷入沉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孝天的模样几乎天天入梦,“梦到他上学的样子,梦到他戴着军帽的样子,梦到他对着我笑。”周璐的笑容很少,只在回忆起儿子时才会露出笑容。回到现实中,她就安慰自己,正在经历一场永久的怀孕,不同的是,以前孩子会出来,而现在,她将永远和孩子在一起,无论走到哪里。
王厚林说,今后周璐会和她一起生活,并回到原单位工作,她只想好好照顾这个独生女儿,而她和女儿一样,也感觉外孙并没有走远。 为了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危机,同济医院护理部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失去亲人是心理危机中最强烈的等级,对于周璐而言,不仅失去了最亲的人还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她的情绪面临很大的危机。为此,小组每天都有成员开导周璐,但令他们惊喜的是,周璐已经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院方表示今后小组还将跟踪联系,逐步帮助她开始新的生活。
小组成员叶璐介绍,术后24小时周璐的情况比较稳定,因为注意力基本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3天之后,她的情绪表面比较平稳,几乎不说话,经常沉思,无论谁提到儿子她都会热泪盈眶。“她整个住院的过程,家人都在开导。”叶璐说,这对她的恢复很有帮助,处理完孝天的后事后,周璐的妈妈一直在医院照顾,婆婆也来看过她几次,五个姨妈也轮流到医院陪伴,所以周璐得到足够的爱,这些正能量有利于周璐尽快恢复情绪。
周璐回家之后,小组还会继续与她保持联系,约她多参加户外活动,必要时可以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她做心理辅导、催眠,用正面价值和情绪鼓励周璐尽快重新生活。
2014年4月30日,周璐出院后乘车前往汉口火车站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