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可及 唾手可得有什么区别
两者在释义与出处上有所不同。
一、释义不同
1、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2、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二、出处不同
1、触手可及
出处:张祚浩《挥手之间》:“望着战士们持枪跃进的身影,这首词的思想和情绪就是触手可及的形象。”
2、唾手可得
出处:南朝 范晔《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译文:天下开始发生战争,我动手就可以取得。
扩展资料
一、触手可及近义词
垂手而得?[ chuí shǒu ér dé ]?
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三十八回:“那个姿性,读不上三二年,功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
译文:那个性格,读不上三次二年,功名是可以用手垂下而得到的。
二、唾手可得近义词
手到擒来?[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释: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译文:这是碰到我的软处,不管他瓮中捉鳖,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