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女生去自习室?
一直以来,“性别歧视”“性别对立”都是相当敏感且有冲击力的话题,所到之处,流量无数。但在女生自习室这个话题上,与其争论这种现象是不是性别歧视,不如跳出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一股脑儿掉入了热搜词条的流量陷阱?尽管带上了“女生”这一性别,但不代表女生自习室可以上升到性别歧视的层面。什么是性别歧视?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可以被归类为性别歧视?当我们被热搜词条牵着鼻子走的时候,也常常忽略了这两个问题。
关于性别歧视,似乎没有统一确定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因性别差异而采取的区别对待是不是性别歧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到底,女生自习室就是基于性别差异,而提供的个性化、分众化服务,就像不少专向男性开放的理发店一样,女生自习室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市场行为,无可厚非。
其实,当我们只把目光聚焦于“女生”,“自习室”的属性便被淡忘了。作为一种商品、服务,付费自习室本身就有极强的个性化、分众化特点,以此回应不同的市场需求,同时挖掘潜在需求。比如,有以大学生为主要客户而开设的自习室,有面向社会人群的自习室;有为了照顾“社恐”等需求的无人***享自习室,有细致贴心的服务型自习室;有的自习室专为考研人设立,有的则专向公考人开放……照这个逻辑,只为考研人设立的自习室是不是在“歧视”其他群体?当然不是。差异不等于歧视,要厘清二者的区别。在消费领域,差异反而能够构成市场增长点。作为一种商品,女生自习室是商家对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探索,只不过这里的“个性化”是以性别差异为基点。况且,目前并没有合理充分的理由能说明女生自习室“性别歧视”,这太过言重。
从商业视角看,开设女生自习室属于市场盈利方式,远远上升不到社会观念的程度。一方面,从店主的回应可以看出,店主本人并未挑起对立,只是觉得,只有女生环境能更方便一些,店主所要付出的打扫、维护等管理成本也更低;另一方面,女生自习室也是近些年“她经济”的延伸。“她经济”说明:女性消费能力总体上涨,拥有更多消费市场价值,也因此更受市场青睐和重视。女生自习室是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照这个逻辑才更能讲得通,又何来歧视一说?
其实,不是所有牵扯到“男性”“女性”的话题都能用性别歧视的模板来解释。别光盯着“女生自习室”里的“女生”看,否则就中了流量密码的圈套,平白无故被拿来引战。“性别歧视”固然存在于社会,却不可滥用。对此,不妨用更理性的方式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