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美国人镜头下的中国,中国的百年计划目标是什么?
镜头下的中国
1938年一个美国人镜头下的中国,这一系列照片集是由一位名叫霍尔多?汉森拍摄,他是一位美联社战地记者。经由他的镜头转达,我们透过看到了1938年战火下,中国人的顽强与无畏、积极与血性种种面向。
在霍尔多加入美联社后,拍摄有在1937年的卢沟桥,记者们每日去到卢沟桥前线,霍尔多说他们每次采访都能获取新故事。在1938年春天,霍尔多前往晋察冀等据地采访。
在霍尔多印象里,为他们认真检查通行证与指路的人仅是普通农村小伙,小伙子们很有礼貌欢迎他们且待人事淳朴认真,让他感受到了不同的乐观顽强。
镜头下的一家游击队兵工厂地址于旧纺纱厂,霍尔多采访到此处工厂每日生产六百颗手榴弹。镜头下的战士搏斗演练与游击队破坏桥梁,采访到的军官称为攻下火车站或破掉一桥梁牺牲几个人也值得。
百年计划目标镜头下游击队缴获日军大炮和炸弹,照片里因成果而感慨欣喜的脸庞,但背后是牺牲几十上百人。镜头下晋察翼边区救国会负责人的一名女大学生、与开设的成人教育班、两名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和布朗在根据地、游击队员练习、护送霍尔多的年轻战士行走在山路
拍摄照片集的霍尔多感慨万分,思量着这支军队战斗力之强原因在何,全部队员同吃同守严纪,或许是一个信念,对于最终结果胜利这个信念的力量支撑。
我国如今已近乎完成第一个百年计划,正在向第二个百年计划路途前进。中国百年计划目标是,在***成立百年时间全面成为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百年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今日的盛世温柔之下,我们感恩先辈的付出。在铭记着过往历程,在照片集里刻画传递给我们的是浪涛、磨砺、艰辛,更是从先辈面对困境脸庞与绽放的光彩传递着乐观与顽强。照片集比起文字记录更冲击人心,战士们年龄与行事的反差。照片集珍重万千,看过此后的我们且望往铭昔更珍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