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龙曾经的低谷时期?

看到这个有点感慨。11年开始关注他,14年底难受到一度脱粉,所以直到今天他里约登顶,超级全满贯加身我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龙粉,我轻率地下过大概到此为止的断言,当然也享受不到赢了一起狂的痛快。

我是鹿特丹结束后他那个逆天一样的长连胜那阵开始喜欢他的,速度快动作有舒展,打球嗖嗖嗖地看着特别爽。

其实也不好说他到底什么时候算是低谷。现在想想,就算是被气到脱粉的14年只算国际赛场的话他也就只有开年输了许昕,年尾输给继科而已,而且都打到了决赛,两大团体赛东京亚运都稳如狗还是乒乓世界的年度人物。

但我当时真的以为他,差不多就这样了。我到今天都不敢揣摩他当时的心境,但我可以讲讲作为粉丝的心情,憋屈,特别憋屈。我喜欢的人技术一流打球合理世界第一,但怎么就大赛出不了头呢,明明平时都能赢下的球,怎么上了万众瞩目的赛场就会输,13年输皓哥就是这样,14年输继科还是这样。

可能有人会觉得皓哥球路比较克他,但是讲道理,自从我开始喜欢马龙关注他的时候,皓哥就渐渐过了巅峰期,各种比赛里遇到的时候都很少能赢他了。结果你告诉我巴黎半决赛上那是马龙打出来的球,你遮住脸看,你敢信这是马龙打的吗。

到了世界杯也是,各个球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张继科就是在关键球能力逆天特别能拼能搏输的心服口服,但3:2的时候你马龙软个什么劲啊,当时局面那么好结果咬不住简直毫不挣扎地让人家拖进决胜局。

有什么办法呢。

不努力的人可以更加努力,没有经验的人可以积累经验,没有天分的人也至少能认清自己不至于得不到的痛苦。但我喜欢的人,少年成名,努力认真,一直以来都被夸技术全面,世界排名一直都很漂亮,公开赛洲际赛也都很漂亮,但是努力了那么多年,依然是个无冕之王。

我想不出他到底能怎么改变,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路能再前行一步。

14年,和马龙一般大的真 天才少女郭跃退役,你看,竞技体育就是这样,你之前还觉得前途无限的运动员转眼间已经能看到整个职业生涯的样子。非常残酷,没有谁耗得起两年一次的浪费。

这是我最后的印象,那个全锦赛上被还是小将的樊振东摁着打的,马龙。

然后就是里约的赛场上,我第一眼看过去,并没有认出来的马龙,无法想像他居然会留那样大哥大一样的大背头,也无法想象他会那么积极的吼叫,也无法想象他会打得那样坚定果决。

谢谢他用事实打醒我自以为是的判断,世界上没那么多穷途悲啸的绝境,只要你往前走,总归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