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道师塔》中王道师是谁?

王道士(王圆箓)

1897年(也有人称是1792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三年,湖北麻城人王圆箓辗转到了敦煌莫高窟,并决定在这里安度余生。这位道号法真的王道士在敦煌三十几年里给自己留下一个道士塔和身后太多的骂名。

或者和我一样,大部分和我同样年纪的人都是从《道士塔》第一次知道王道士其人的,而在我们余秋雨先生的笔下这位“敦煌石窟的罪人”多少有些不堪,而这样的印象也许正是王道士最为人所知的一面。

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已经在敦煌安定下来了,在过去的几年里,他的主要工作修窟补佛,这些为他在敦煌多少为他赢取了些好名声,而就在这一天王道士在一如既往的清扫中发现了一个新的洞窟对于这一天的发现在王道士的墓志上是这样写的:“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

王道士很快向官府报告了自己的发现,附件里面当然附带了一些古物,这些物件被直下而上的官员各自收留。值此以后英国人Aurel Stein(斯坦因)三次来到莫高窟“买走”的东西不下两万多件;法国人Paul Pelliot(伯希和伯希和)收走的不少于一万件;日本爵士Kozui Otani从王道士处购买了400件文物,在428、444石窟上刻下了他们的名字;俄罗斯的Sergei Oldenberg从敦煌居民手中购置了300多件经卷手稿,出土了埋藏等的手稿、碎片、绢丝、麻纱、纸张物品等多件;到敦煌最晚的是美国人Langdon Warner用胶条和胶水粘贴在各窟的墙壁上,试图剥取下壁画,他弄走了不下一打(12张)幅壁画的碎片。这些是有迹可寻的,而对于敦煌的破坏这或许只是个片段。

看着自己看管的经书一天一天的减少,他在藏经洞所在之大窟前修建三层楼阁也一天一天的在大漠黄沙上起来了。这位小的时候读过几年书的王道士有自己简单的理想,作为一位虔诚的教徒王道士在这里修缮佛窟,也曾经尽力保存着自己发现的古物,但是这些终究还是被一个狡黠的外国人用“唐僧”敲开了王道士紧守的洞口。

一生颠沛流离的王道士在自己近不惑之年云游敦煌,登三危山,发现莫高圣境,感慨万千,急呼“西方极乐世界,乃在斯乎”。所以他长期居留于此地,奉献了他的后半生。或者本想在此能安稳的渡过余生的王道士当初不会想到他后半生倾注全部的敦煌终究还是让他疯疯癫癫摇摇摆摆的走完了最后的人生。

而在他死后他的徒子徒孙们修建了一个很有气派的土塔,并立了一个功德木碑。很多年以后一篇《道士塔》以一种更具冲击的姿态让人们记住了他。

卑微的小人物王圆箓因缘际会走进了历史,虽然我们在身材矮小的王道士的背影中看到更多的是铜芯与耻辱,一个庞大王朝的没落,但是我们真的就能把这样一个庞大的责任系统架构在这样的一个卑微的小人物身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