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安
张仪给楚怀王六百里国土,最后却只给六里,倒不是张仪真的吃了熊心豹子胆,而是有着足够的底气和心理准备,之所以敢如此,主要有3个方面的准备和倚仗:1、先行承诺给楚国六百里土地,许以重利,先行造成楚国与齐国联盟瓦解的事实;2、给出的六百里土地为汉中地区,对于一心称霸的楚国来说,本就想要拿下该地区,以秦国的情况来说,当时的实力无法抗衡齐楚联盟;3、一旦承诺给出土地后,单靠楚国的实力又难以攻破秦国的防线,既然如此,到时改口说给的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楚国也无法通过武力吃下汉中地区。下面分别就以上几点做简要的说明。
第1、当时的秦国已经与在赵国打仗,齐楚同盟若是要联合起来再收拾秦国,估计秦惠王也是吃不消的,因此必须想办法让楚国暂时消停,而要让楚国消停,一般手段肯定不行,因此这个割让六百里汉中土地的提法,一定是张仪与秦惠王能够想到的最能让楚怀王心动的条件,只要楚怀王感到无法拒绝,齐楚同盟就一定会瓦解。
第2、之所以敢说六百里,前提是要齐楚同盟瓦解,而这六百里为汉中地区,本来楚国对于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就想要花重大代价也要拿下,以秦国当时的情况,若是腹背受敌,同时受到3家以上的对头打击,也无论如何保不住汉中,不如先逞口舌之快。这样一来楚怀王想要得到这块土地,必须与齐国撕破脸,而一旦撕破脸,楚国要想单独吃下汉中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张仪和秦惠王是心里有数的。
第3、承诺给出土地之后,单凭楚国已经难以攻破秦国的防线,这个时候到楚国任职的张仪再用一个“拖”字诀,将齐楚双方的裂痕给造成既定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光是楚国再也难以轻松收拾秦国,还要承受齐国人的怒火,于是张仪再说出六百里是不对的,给的是六里,楚国虽愤怒,却再难真的吃下汉中那块自己早就垂涎的肥肉了。
综上所述,张仪敢于与秦惠王商量好这样的计策,的的确确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首先是汉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如果前有赵国,后有齐楚同盟的虎狼之师,秦国保不住汉中,将可能保不住的地方作为诱饵,分裂齐楚,一石二鸟;其次,不是楚怀王鼠目寸光,而是汉中的战略意义太过重要,与齐国结盟也不如先将六百里地拿下来得重要,因此才会发生这样的尴尬事件。总的来说,不是张仪吃了熊心豹子胆,而是他算准了,在争霸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或者国家会舍弃不费太大力气得来的巨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