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金银岛之战

1959年中期中苏金银岛之战,中苏关系恶化。到1966年3月,中国没有派代表团参加苏联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中苏关系彻底中断。作为回应,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了数百万军队,并向蒙古派遣了20万苏联军队,配备了数百架能够在远东进行核攻击的轰炸机。从1964年10月15日到1969年3月15日,苏联挑起的边境事件多达4189起,最终导致了金银岛事件。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余人,分成两辆装甲车、一辆军用卡车和一辆指挥车,从苏军境内赶往珍宝岛。接近珍宝岛后,摆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支队进逼,在中国边防巡逻支队一个团后方插入一个兵力。入侵的苏军无视中国巡逻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打死打伤6名中国边防巡逻人员。中国边防巡逻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听到枪声后,中国边防巡逻二团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沉重打击了侧翼后方入侵的苏军。随后,中国边防巡逻部队发起反击,但在丛林中遭到苏军猛烈射击。中国边防军在庆阳突然跳起来,向丛林中的苏军开火,吸引火力。苏联人向他开枪,击中了他的头部。倒下后不久,他顽强地站了起来,继续用冲锋枪攻击苏军,直至壮烈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在丛林中迂回到苏军一侧,但一个苏军从他身边冲过,用两挺机枪向他们攻击。陈绍光一边指挥小分队英勇反击,一边勇敢地冲向苏军机枪阵地。此时他身负重伤,仍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这个火点后,他倒在了血泊中。经过数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部队。3月15日凌晨,60多名苏军边防军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入侵。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迎击入侵的苏军。8点左右,苏军发起进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部队分割苏军。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苏军的进攻被击退。9时46分,苏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逼近珍宝岛,从南北两侧发起进攻,以密集的火力封锁了该河的支流,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位的无后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当苏军坦克逼近仅10米远时,他连续投掷了5枚手榴弹,打乱了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突入雷区被炸飞。杨林的两个炮兵班发射移动炮。他连续击中三辆装甲车,但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毙。13时35分,苏联边防军猛烈攻击中国防御阵地,纵深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两小时后,100多名苏军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发动了第三次进攻。守卫该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将他们的步兵与装甲和坦克分开,与苏联进行近距离作战,削弱了他们的火力。火箭发射手华宇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里,他脱下棉衣毛衣,击毁击伤了4辆苏军装甲车。经过50多分钟的激战,苏军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被成功粉碎。这一天,苏军出动了50多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在直升机和纵深炮火掩护下,对中国纵深地区进行炮击。中国边防部队与入侵的苏军激战9个多小时,抵抗了苏军边防部队的6次突然炮击,击退了苏军边防部队的3次进攻,击毙了列昂诺夫上校和苏军边防部队总司令中校·杨欣。成功保卫金银岛。17日,苏联边防军出动70多名步兵在岛上布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军登岛,拖回一辆滞留在河汊的T-62坦克,被中国边防军损坏。中国边防部队用炮火将其击退,受损的苏联坦克被中国边防部队缴获,成为苏联侵华的铁证。这场边界冲突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高潮时中苏之间一系列武装军事对抗之一。在这场冲突中,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以及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动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炮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苏联伊曼边防兵团队长列昂诺夫上校阵亡,一辆苏联T-62坦克受损,被中国边防部队拖回北京展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宣布苏联死亡58人,受伤94人。根据中国公布的数字,29名中国边防人员被打死,62人受伤,1人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