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控制小组

战斗控制小组

战斗控制小组是美国空军中专门负责空中交通管制、指挥与控制通信,以及在特种作战中引导空中支援的地面作战小组。

发展历史

战斗控制小组是多军种协同作战需求下的产物,其雏形为美国陆军在二战末期成立的“陆军寻路者”。

二战中,虽然盟军对大规模伞兵空降战术的运用要落后于德国,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却远超后者。随着伞兵空降战术的发展,随之也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

例如,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前夕,盟军先在西西里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夜间伞降行动,但担任空降任务的美国第82空降师却在夜墓下很难判定和标示降落地点,导致他们在着陆后无法有效地快速集结,且不能判定降落地点和实际的降落区域之间的距离,直到后来才发现他们的降落地点和预定地点偏离了数十千米。

美国陆军认为,如果有一群可以为空降主力部队提供地面导航的专业人一,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类严重错误。在未来的空降行动中,要利用必要的通信和导航器材与空降机群的雷达进行通信联系,而同时使用比较传统的灯火指示装置,引导空降机群的长机率领机群进行有效的伞降。为此,美国陆军成立了一个全新的作战小组——陆军寻路者。

陆军寻路者被要求装备快速机动的轻型车辆,以小组的形式行动,携带可以和运输机雷达进行相互识别通信的轻型通信装备。他们的任务是先于整个空降部队进行空降,以保证拥有足够的时间对地面目标进行识别,以便为后期大规模部队空降提供指引。

二战时期,为了降低空降损失和提高成功率,通常会选择在深夜和凌晨进行空降行动,所以夜间作战和侦察的技术也是陆军寻路者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在太平洋战场,一些美军高级指挥官已经超前地提出了组建“空中突击队”的想法。构想中的空中突击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实战经验丰富飞行技术过硬的优秀战斗机飞行员,其任务是驾驶轻刑战斗轰炸机高速进入敌后,对敌重要地面目标实施打击;另一部分为地面渗透部队,主要任务为引导、配合战斗轰炸机飞行员对地面敌方目标实施打击。

1947年9月,美国空军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为搁置多年的地面引导空中打击战术和专业人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953年1月,6名经过美国空军短期紧张培训的专业寻路者被派往陆军作战单位协同空军执行作战任务。

两个多月后,空军对原有的寻路者进行了扩编,在原有基础上扩编为中队,并将名字改为战斗控制小组,不过,根据国防部的决定,这支空军建立的特种部队要在行动中尽可能配合陆军,并接受陆军的地面指挥。

20世纪60年代,战斗控制小组建立了3人一组的基本单位,其中两人为空中交通控制员,看下一人负责无线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他们使用灵活高速的机动车辆或者飞行器进入行动区域,然后为常规部队和特种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和引导。与此同时,交战区域上空飞机和战斗机的空中交通也由他们负责协调。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战斗控制小组被编制为军方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机动力量,常活跃于行动任务的空投地区。在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中,战斗控制小组成了美国特种作战行动中的关键协调和保障部队。之后,战斗控制小组与伞降救援队进行了编制合并,这两支部队作为空军特种战术部队被划为了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中的重要分支。

进入21世纪后,战斗控制小组又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执行任务。他们不但对地域情况进行侦察和了解,而且为地面搜索的特种部队提供引导,并联络空军对重要目标实施打击。

部队编制

战斗控制小组的司令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哈尔伯特营地,下辖第24特种作战联队、第352特种作战联队、第353特种作战大队。

第24特种作战联队下辖第720特种战术大队和第724特种战术大队。第720特种战术大队下辖第21特种战术中队、第22特种战术中队、第23特种战术中队、第26特种战术中队。第724特种战术大队下辖第24特种战术中队。

第352特种作战联队下辖第321特种战术中队,第353特种作战大队下辖第320特种战术中队。第321特种战术中队驻扎于英国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隶属于美军驻欧洲特别行动司令部的空军部队。第320特种战术中队驻扎于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属于太平洋特别行动司令部的空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