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欧热妮·葛朗台》里的情节和小说里的一模一样吗?还是被改编了?

我刚看完。

在法国索姆的一所古老而荒凉的房子里,住着城里最富有的人,葛朗台先生。他发迹的故事妇孺皆知。他是一个库珀人,娶了一个富有的木材商的女儿。后来他四处奔走,当上了市长,继承了几笔遗产,所以成了首富。

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受到人们的尊重。他的举止朴实,餐桌总是很差,但他的举止却被当地人模仿。他家里只有他的妻子、女儿欧也妮和仆人南侬。老葛朗台把老婆当奴隶,一点感情都没有。仆人纳侬忠诚而勤奋。原因是她穷的时候,葛朗台雇了她,觉得她不丑。欧也妮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葛朗台为了表示对女儿的爱,每次生日都会咬咬牙送她一枚金币,所以她也有一些私房钱。对老葛朗台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别人的每一枚金币,然后好好珍惜。为了不浪费每一枚金币,除了非常必要的生活用品,他对家里的所有开销都非常吝啬。他每天都会拿出几块方糖,几片黄油,一条全家人都想吃的面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165438+10月中旬之前不允许他在屋里取暖。房子设备差,生活很艰难。陌生人永远不会想到这里的主人会是个有钱人。

但是索马里人都知道,他们都在眼红地盯着这处房产。如果葛朗台死了,欧也妮将是唯一的继承人。所以,城里的少年都在追求她。有两个主要的竞争对手。一个是迪克·罗旭,一个当地公证人的儿子。另一个是格拉辛,当地银行家的儿子。有一天是欧也妮的生日,他们两个人都跑到葛朗台的家。晚上,随着一阵意外的敲门声,守财奴的侄子查理进来了。他的父亲住在巴黎,也是当地的富人。查理穿着新的服装,扮成巴黎人,为了给这些人

一个见过世面的土包子,给人的印象是傲慢自大。

查理给葛朗台带来一封信。这封信实际上是一封遗书。原来查理的父亲已经破产,准备自杀,于是将查理托付给葛朗台照顾。查理不知道这一切。查理英俊的外表和非凡的谈吐打动了欧也妮。她偷偷地爱上了他。甚至不顾家里的禁令,为查理点起了炉子和蜡烛,跑上跑下,试图满足查理。

葛朗台读完信后心情沉重。他知道查理在这里只会成为生活的负担,必须被赶走。第二天,葛朗台把刊登查理父亲死讯的报纸交给查理。查理看完之后很痛苦,好几天没出门。欧也妮在怜悯查理的同时,爱得更深了。查理此时也感受到了欧也妮体贴的友谊。

葛朗台决定送查理去印度。于是他对我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三次治疗。客人自然是公证员和银行家。因为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葛朗台假装口吃,想出了一个不花一分钱就能挽回名声的办法。他委托一位银行家到巴黎为他处理查理父亲的遗产,并让查理签署了放弃父亲遗产的声明。那就送他去印度。

欧也妮知道了内情,把他所有的6000法郎积蓄都给了他的表兄作旅费。查理给了她一个传家宝金首饰盒作为回报。他们终身订婚。在海誓山盟之后,查理离开了索默。当葛朗台得知欧也妮把他所有的私房钱都给了查理时,他变得像野兽一样残忍。

他把欧也妮锁在房间里,惩罚他的女儿只吃冷水和面包。不管谁来说情,他都不理。结果我老婆被吓得半死。公证人劝葛朗台和他的女儿和解。他说,如果葛朗台的妻子去世,欧也妮可以作为女儿分享他的一半财产。葛朗台害怕了,把女儿放了出来。

一天,欧也妮的母亲和女儿正在欣赏查理留在房间里的首饰盒,葛朗台碰巧遇见了她们。看到金子,葛朗台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扑向首饰盒。并找一把刀把金子弄下来,欧也妮随手抓起一把刀作为武器,声称只要弄走一点金子就自杀。欧也妮的母亲吓晕了。葛朗台最终不得不放弃。

不久,欧也妮的母亲去世了。葛朗台担心他的女儿会分割财产,对欧也妮非常客气。过了一段时间,他骗欧也妮签署了放弃继承权的声明,然后他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葛朗台活到82岁,患有精神错乱。他不得不让他的女儿参与管理这片土地的秘密。他不能走动,坐在轮椅上命令她藏起一袋袋金币。他把储藏室的钥匙放在身边,不时抚摸它。临死前,他让女儿把黄金堆在桌子上,贪婪地看着。

牧师来执行最后的仪式,并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亲吻。葛朗台看到金子复活了,拼命想抓住它。这一努力终于要了他的命。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价值17万英镑的遗产。此时,她30岁。虽然她很富有,但她精神上很孤独。她最大的安慰就是摸着查理留下的首饰盒,等着爱人回来。

查理现在已经忘记了欧也妮。他来到印度后,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赚钱。他从事贩卖人口、放高利贷、逃税和走私,最后发了大财。他的无情、贪婪和吝啬简直就是第二个葛朗台。他和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早就忘记了欧也妮。

几年后,他带着一百万美元回到了法国。在船上,他遇到了一位侯爵。为了攀上贵族,查理不顾其丑,与侯爵的女儿终身订婚。他写信给欧也妮,告诉她他结婚了,并汇了8000法郎,希望赎回首饰盒。

欧也妮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她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最后她答应嫁给公证员的儿子彭峰,但只是作为正式夫妻。因为彭峰追求她只是为了钱,她可以把钱给他,在感情上给她自由。几年后,彭风当上了法院院长,但不久就去世了,欧也妮成了寡妇。她用654.38+0.5万法郎偿还了叔叔的债务,让查理过上了幸福而出名的生活。她本人深居简出,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索默的老房子依然阴暗。但她办过很多公益事业:一家养老院,几所教会小学,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她用这些来反驳别人指责她的小气。

欧也妮现在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静静地等待死亡。她希望自己在天国里得到在人间得不到的幸福。

精彩章节推荐

1和第7 ~ 10页介绍了葛朗台的概况。作者以漫画的方式从肖像和动作上夸张地描述了葛朗台,让人忍俊不禁。守财奴的形象被刻画的惟妙惟肖。

2.第86 ~ 100页葛朗台绞尽脑汁想摆脱查理。这一段主要是对话,葛朗台假装结巴让人相信他是一个深情的兄弟,很讽刺。

3.第135 ~ 143页:欧也妮给钱事件引起葛朗台家族内乱。这段话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绘了葛朗台的愤怒和欧也妮的固执。剧情紧张感人。

4.在152 ~ 155页,葛朗台试图抢劫首饰盒。这是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充分暴露了他贪婪的本性。几句话,几个动作,让人物棱角分明,真的是大事。

5.Page 160 ~ 161葛朗台生前对黄金的怀念。这段话极具讽刺意味,尤其是关于葛朗台临死前拼命想抓住镀金十字架的那一段,描述了他的守财奴本性。它与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严建生之死”的变体一样,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