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歧因子
什么是双歧因子,特点是什么?
最初人们在检测分析婴儿肠道菌群时发现,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约占厌氧菌的99%,而人工喂养婴儿的肠道双歧杆菌仅占厌氧菌的90%左右。原因何在,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乳汁中含有一种叫N—乙酰—D葡萄糖的物质,且在人的初乳中含量最多,该物质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繁殖增生。于是人们便将这类能促进自身双歧杆菌增生的物质称为双歧因子。
由于活菌外源性补充还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为此,科学家们以将注意力转向双歧因子制剂的研究。日本此项研究开展的比较早,经体外双歧杆菌增生实验发现,不仅人乳中,在天然物质中也可以分离出促进双歧杆菌增生的物质,但最终可做成制剂产品的增生因子却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双歧杆菌栖局主要在小肠末端和盲肠、结肠内,作为双歧增生因子必须经过小肠前段时不被胃酸破坏和消化吸收。如葡萄糖虽然在体外使双歧杆菌增殖,可葡萄糖在小肠前段已被吸收,根本无法到达结肠,故不适合做成双歧增生制剂。这样就筛选出一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低聚糖和多糖,以原形到达结肠,为肠道细菌所利用,亦称“结肠食品”。但是,其中有不少又因能为有害菌利用而被淘汰。保留下来的不为人体吸收,不为有害菌利用,仅为双歧杆菌利用的物质作为双歧因子而开发的有异化乳糖低聚糖、乳果低聚糖、低聚木糖、异麦芽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双歧因子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详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现一般认为此类物质是双歧杆菌合成细胞壁黏膜肽所必需,双歧杆菌如缺乏此类物质,其细胞壁合成受阻,生长繁殖相续受到抑制。
双歧因子是国际上微生态学研究新课题。为此,其称谓在国内翻译上尚未统一,除双歧因子外,尚有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双歧刺激因子、双歧增生因子倍生因子等称法。
最新资料,国际上双歧因子制剂主要由以下几类:
低聚糖类,如前面已介绍过的乳果低聚糖、果糖低聚糖、低聚木糖、异麦芽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等,约二十余种。
蛋白水解产物及一些蛋白质类物质,如胃粘膜蛋白水解产物,酪蛋白水解物等。
多糖类物质,如云芝多糖的水提取物,胡萝卜素中的含氮多糖。
短链脂肪酸类物质,如费氏丙酸杆菌产生的丙酸脂等。
天然植物及中草药的提取物,如茶叶中的茶多酚,人参中的人参皂、五加科植物的水提取物等。
上述双歧因子中已工业化生产的多数是低聚糖类。我国双歧因子的研究开发目前仅刚起步,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单位还不多。国际上科学家的注意力已从生产双歧杆菌制剂转移到双歧因子的生产上或高质量的活菌加双歧因子的复合制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