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航空公司的历史沿革

全美航空最早由杜邦家族中的理查·C·杜邦 (1911-1943) 和小亚历西斯·菲利斯·杜邦 (1905-1996) 投资成立。1939年公司成立时名为All American Aviation Company,以俄亥俄河谷地为营运范围,并以匹兹堡为中心。1949年起业务重心由航空邮务移转至客运服务。1952年再度改名为亚利根尼航空(Allegheny Airlines,源自宾州西部的亚利根尼河和亚利根尼山脉)。亚利根尼航空持续扩张,1966年引进麦道公司道格拉斯DC-9型喷射机,继1968年并购了大湖中央航空 (Lake Central Airlines),1972年再并购摩霍克航空 (Mohawk Airlines) 之后,成为美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公司。亚利根尼航空并与汉森航空(Henson Airlines,全美快捷航空中的彼得蒙航空前身)达成全球第一个班号***用协议,汉森航空以亚利根尼空中通勤 (Allegheny Commuter) 名义经营。

USAir的诞生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航空公司解除限制法案,隔年亚利根尼航空改名成为USAir,并将航线延伸到美国南部。1980年代早期,美国东北部主要由其伙伴公司兰森航空 (Ransome Airlines) 经营,也在此时,USAir的总部也从匹兹堡搬到华盛顿特区近郊,但匹兹堡在其后20年仍为USAir的主要枢纽。

USAir是首波使用波音737-300型喷射机的航空公司,主要用于应付佛罗里达州快速成长的旅客需求。USAir当时拥有全世界最大道格拉斯DC-9型机队,并且向麦道公司采购更多新飞机。但在1970年代末期,麦道公司并没有发展新机型的计划。在麦道公司破产并与波音公司合并后,波音大力向USAir推销737系列机型,1984年11月28日第一架波音737-300型喷射机交机。

购并与扩张

USAir在1980年代末期大幅扩张,先后买下以圣地牙哥为基地的太平洋西南航空 (PSA, Pacific Southwest Airlines) 及以北卡罗莱纳州温斯顿─撒勒姆为基地的彼得蒙航空 (Piedmont Airlines)。在这二次并购中,USAir得到了巴尔的摩 (BWI)、夏洛特 (CLT)、雪城 (SYR) 和德顿 (DAY) 四个枢纽以及往美国西岸与彼得蒙航空往伦敦盖威克机场 (LGW) 的航线。USAir与彼得蒙航空是当时 (1989年) 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并购案。

1990年代初期,USAir先后开航由美国三个营运中心至欧洲伦敦、巴黎及法兰克福的新航线,买下川普接驳航空 (Trump Shuttle) 大部份股份并将其更名为USAir接驳航空,进而和英国航空策略联盟,成为第一个跨大西洋两岸的航空联盟。此时有些USAir使用的波音767班机是采用英国航空的涂装。由于英国航空挹注大量资金,USAir也将主要枢纽匹兹堡机场重新翻修,成为当时全美设备最新颖的机场之一。

重新整合

1996年,USAir和英国航空终止合作关系,并改为现名US Airways。在这段时间全美航空不断扩张其在欧洲地区的航线。1998年,全美买下川普接驳航空剩余股份,成立主打低价策略的子公司大都会快捷航空 (MetroJet),希望与西南航空竞争。

1996年11月6日,全美航空向欧洲空中巴士公司下单订购400架A320窄体飞机,首波为120架,为当时最大的单一飞行载具订单。1998年,全美继续向欧洲空中巴士公司订购30架A330或A340广体飞机,首波为7架A330-300型。这二波采购的目的,除了淘汰全美旧型飞机之外,更把全美航空推向全球性的航空公司。

虽然在1990年代中期全美航空仍有盈余,美国东北部的高密度班次及高操作成本使得全美航空企图与其他航空公司合并。2000年5月24日,联合航空母公司提出以43亿美元并购全美航空,但遭到工会、消费者保护组织和反托拉斯法反对。经过折冲,美国联邦政府否决此项合并案,联合航空在2001年7月27日以5千万美元赔偿金放弃并购计划。2000年起,全美航空开始淘汰旧有机型,以空中巴士A320型取代。

破产保护

全美航空是华盛顿特区雷根国家机场 (DCA) 最多航班的航空公司,雷根国家机场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之后比其他机场有更高规格的安全规定,因此全美受到比其他航空公司更大冲击。由于财务困难导致子公司大都会快捷航空停止营运、巴尔的摩─华盛顿枢纽关闭、数千名员工强迫休假。

2002年8月11日,全美航空宣告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航空运输稳定理事会 (Air Transportation Stabilization Board) 提供贷款,因而在短期之内就结束破产状态。2005年10月19日,其他来源的贷款将这笔债务清偿。

为了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匹兹堡枢纽正式于2004年关闭,并开始使用由西南航空引入的多点直飞模式,取代原本中心辐射型 (hub-and-spoke) 的营运模式。事实上,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大部份航空公司都使用多点直飞。其他航空公司在这些航点之间并未提供频繁的直飞班次,大城市间的直飞班次带来较高利润,因此全美航空的营运状况得以改善。

2004年5月4日,全美航空成为星空联盟的第15个成员。

然而,高油价以及劳资双方谈判破裂使得全美航空在2004年9月12日再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员工的普遍不满和异常增加的病假人数造成2004年圣诞节假期期间执勤员工不足,这次事件使得全美的营运雪上加霜,甚至有报导臆测全美航空可能会清算结束营业。美国运输部最后发现是全美航空的管理阶层能力不足,而造成公司面临关门危机。

进一步扩张

2005年5月19日,全美航空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代价与亚利桑那州的美西控股(美西航空母公司)合并,美西航空在美国西部的航线与全美航空现有美东、加勒比海及欧洲航线有互补效应,新公司名称仍为“全美航空”,航线遍布全美。

新的全美航空的管理阶层由美西航空班底接手,总部也由夏洛特搬到亚利桑那州的坦培。整个接手的时程约18至24个月,预计到2007年完成合并,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将会使用同一张营运执照。

2005年9月13日,美西控股95.5%股东同意买下全美航空。

2005年9月15日,破产法院宣布全美航空于2005年9月27日起脱离破产保护。脱离破产保护当日,二家控股公司完成合并,新公司宣称自己为“全世界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2006年1月起,美西航空在各航站的柜台改挂全美航空商标。2006年2月9日,全美航空成为美国较有历史的航空公司中使用巴西航太190型客机的第一家。2006年5月,美西航空和全美航空的网站合并,新介面使用不同的图像表示全美控股集团下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机;7月,全美航空再向空中巴士公司订购21架A350型客机。

2006年11月15日,全美航空集团提出与达美航空合并的计划,收购价为约80亿美元,以现金与全美航空股票各支付一半。12月19日,达美航空的债权人及破产法院否决了此项并购案。2007年1月10日,全美控股提高了收购价[4],将以50亿美元现金及8亿9千5百万股全美航空股票,总价约在102亿美元(依2007年1月9日收盘价计算)收购达美航空。1月31日,全美航空宣布放弃并购计划。

2007年3月4日晚上,全美和美西航空的电脑订位系统完成整并。全美旧有的Sabre电脑系统淘汰,改用美西航空所使用的QIK系统(以阿玛迪斯订位系统为基础所设计的电脑订位系统)。一些Sabre原有的功能亦被整并进来,这些功能主要是行李秤重和飞行追踪。原本美西航空的雇员已于2007年9月25日完成这部份的训练。而非实质合并。大部份合并后的航空公司只保留一个IATA代码,不过对于旅客而言,全美使用二个代码会使得转机时辨认班机容易些。

在电脑系统完成合并的隔天早上,自动报到系统发生问题──在几个主要枢纽的QIK自动报到系统故障。虽然新系统是稳定的,但旧的报到机台在连接新系统的线路发生问题。计有数千人受到影响,必须改用人工报到,因而报到柜台前大排长龙。所幸网路报到未受影响。

美航与全美航空合并获批,将组全球最大航空公司

美国航空公司和全美航空公司2013年2月14日宣布合并。按收入和乘客数量计算,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两家公司合并后的市值估计在110亿美元,也将是全美最大的航空公司。

2013年12月9日,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母公司AMR和全美航空集团(US Airways Group)正式宣布,两家公司之间的合并交易已经完成,从而创造出全球最大的航空运营商。与此同时,这项交易很可能同时也标志着一波大型航空运营商合并的浪潮就此终结,这波浪潮令美国航空业获得了更加健康的财务基础。

合并以后的航空运营商将采用美国航空的名称,其规模将会超过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联合航空公司。合并以后,这家公司的全球网络将拥有每天近6700次航班,这些航班将飞往全球50多个国家中的330多个目的地,全球员工总数将会超过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