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足球联赛遭遇停摆,给中国职业赛事带来哪些启示?
贝利、克鲁伊夫、贝肯鲍尔、劳尔……这一长串名字背后的球队,是世界知名的纽约宇宙队,而纽约宇宙目前所在的联赛北美足球联赛(NASL),目前却遭遇了世界足球史上罕见的停摆厄运。
通过NBA,我们对于“停摆”早已非常熟悉。2018年2月底,北美足球联赛官方宣布取消整个2018赛季,让人不由得扼腕叹息。
为什么北美足球联赛会惨遭停摆厄运呢?让我们从北美足坛的三个联赛,以及背后的反垄断豁免制度说起。
其实,如今的北美足坛,不只有美国足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Soccer,简称MLS)这样一个联赛,还有北美足球联赛(North American Soccer League,简称NASL)和美国联合足球联赛(United Soccer League,简称USL)。
众所周知,北美体育联盟并没有传统体育联赛的升降级制度,因此,对于NASL这个名义上的第二级别联赛而言,其中球队最大的目的是以此为跳板,争取登陆MLS,而名义上的第三级别联赛USL则变得更像是MLS的预备队联赛。
众所周知,北美联盟中球队被称为“franchises”,在联盟的庇护下,没有升降级的联盟中,球队商业价值非常有保障,也就让不少人挤破头皮也想要加入联盟之中。
看看球队数量吧——截至目前,NFL有32支球队,NHL有31支球队。NBA和MLB均有30支球队,而MLS目前的球队数量是25支,在这种情况下,新球队有着较大的空间,即便加盟费已经高达1-1.5亿美元,想要进入MLS的球队早已经排起了大队,而NASL里的球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最近的例子就是,贝克汉姆在迈阿密组建的新球队,将以联盟特批优惠的2500万美元加盟费加入到MLS联盟之中,成为第25支加盟的球队,但苦苦排队的NASL球队们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在这种情况下,NASL联盟球队的投资人几乎看不到春天的可能性,很多球队来来去去,参与意愿并不坚决,联盟球队数量在10支上下,一直达不到北美要求的12支球队的准入标准,这也让美国足协起了“杀心”,他们用此标准,企图用USL取代NASL的地位。
毕竟,USL有不少MLS的下属球队,目前总规模达到了33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MLS旗下的小联盟或发展联盟——他们比NASL野心小,也更听话。这让NASL本就狭小的市场更加所剩无几。
危急形势下,NASL开始了两方面的自救——扩军,以及状告美国足协与MLS串通一气,违反反垄断法。
2017赛季中,NASL开始扩军,宣布增加圣地亚哥1904和加利福尼亚联队,这样一来,2018年NASL的球队数将达到10支,但这仍低于12支的准入标准。于是,在2017年9月5日,美国足协依然宣布,取消NASL的二级联赛地位。
两周后,NASL对美国足协和MLS发起了反垄断诉讼。但在漫长的诉讼与反诉讼之中,NASL赛程被不断推迟。这时,球队等不及了,北卡罗来纳和印地十一人转投USL,而旧金山和埃德蒙顿则宣布彻底解散。
剩下的几支球队只得选择在保留NASL身份的同时,选择参加NPFL(National Premier Soccer League,相当于美国四级联赛)。
由于北美法律中,职业体育在反垄断法的适用上享有某些豁免的权利,因而法律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存在,例如,MLB等联盟具备转播、劳资等豁免权,因此这一次,法律也没有站在NASL这边。
2018年2月23日,上诉法院驳回了NASL的上诉,维持原判,撤销了NASL的官方二级联赛地位。受此影响,NASL只得宣布完全取消2018年的赛季,表示希望在2019赛季回归。
但无论后续如何发展,这伤害已经造成,NASL的地位已经被彻底的削弱。在宣布这一消息后,本打算在2018赛季加入NASL的圣迭戈1904和加州联队宣布,两队决定退出NASL,并打算在2019年转而加盟USL,NASL已经岌岌可危。
其实,在不能升级到MLS的困境下,NASL的困境由来已久。
NASL饱受市场竞争压力、球队财政破产、联赛管理层腐败等问题困扰,早在2016赛季结束时已经历过一次停摆危机,参赛球队从12支减至8支,当时,美国足协勉强给予了为期一年的暂时许可。
然而,2017赛季结束,NASL仍未能满足美国足协对于二级联赛球队数量、财政状况、地区分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多起法律争端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对立,出现目前的情况在意料之中。
如何处理次顶级联赛与级、中小型联赛的发展,实际上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是一个难题。NASL的这种遭遇,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我们在CBA之外的另外一个篮球职业联赛——NBL。
回溯NBL的历史,它正式成立在2004年。当时,中国篮协进行全面改革,将甲B联赛和乙级联赛合二为一,成立中国男子篮球联赛(China Basketball League),其中包括上赛季的12支球队以及乙级联赛升入的河南男篮和福建男篮。2005年,这个联赛改名NBL。
然而,这次对刺激联赛的扩军,原本用意并不是为了刺激它的发展,而是为接下来的“垄断”做足准备。
一年后,中国篮协在4月26日举行的“CBA俱乐部高层峰会”上正式宣布,从2005-06赛季开始,CBA全面取消升降级制度,联赛改实行准入制,自那之后也有东莞、广厦、青岛、四川等6支队伍进入CBA。
然而,让NBL球队热盼的准入制也是有期限的。到2014年,篮协正式公布了新的管理办法,NBL球队短期内不再升级到CBA联赛,NBL“次级联赛”的身份丢失,这也直接导致投资人和赞助商大面积出走的状况,球队数量也从16支锐减到2015赛季的9支——是不是跟NASL遭遇的情况很像?
但这还不算完。2017年恰逢CBA“管办分离”元年,本以为改革之下会给NBL带来新生,但在6月30日CBA公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再度宣布:5年内CBA联赛不扩军,这对于NBL来说犹如当头一棒。
绝望下,NBL只能自救。2015年,NBL就实现了"管办分离",当时的9支球队组建了承接联赛的办赛和商务开发权益NBL公司——北京恩彼欧公司,意在以市场化的手来拯救这个联赛,但从现在的结果上来看,这样的方式并没有真正拯救NBL。
从2016年安徽文一的总决赛“假赛”到40万篮协罚单,到由于2017赛季智美体育跑路导致联赛停摆,再到季后赛上演“全武行”被创纪录罚款53万,NBL联赛存在的问题不断因为负面新闻而进入我们的视线。在这之外,更是存在管理团队身份不明确、利益冲突等隐藏问题。
NBL如此多的问题,除了几次“遇人不淑”之外,与篮协对于CBA扩军与否的决定显然关系很大。当初放任不管式的所谓“管办分离”根本拯救不了这个联赛,赛事混乱、难盈利、缺关注度和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如果看不到进军CBA的希望,这个联赛将始终摆脱不了“鸡肋”的定位。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CBA与NBL的关系呢?其实,NBL的种种问题,需要连带着CBA与中国篮球一起来考量。CBA的不扩军带来的利益,是否能弥补NBL发展问题所带来的伤害?对于中国篮球来说,这个问题无疑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当然,对于我们的NBL而言,毕竟还没有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而CBA联赛五年不扩军也并不是绝对的。CBA公司竞赛总经理张雄曾表示,“以往新增的球队都是从NBL升上来的,将来扩军可能不限定这一种方式。对于是否扩军、如何扩军,目前联赛公司的股东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但不排除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股东要求作出调整。”
因此,CBA与NBL的关系又是独特的。换句话说,如果不扩军能够帮助CBA更好的发展,中国篮球自然会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并且让CBA在未来帮助NBL超越式发展和进步。当然,这样的组合考虑,更需要“垄断”的CBA承担起包括NBL在内有关中国篮球更大的责任。
而究竟是把NBL变成CBA的球队储备池,还是把它变成NBL发展联盟那样的人才储备池,都是值得考虑的方式。唯一确定的是,在讲求资源集中到“反垄断豁免”的体育世界,参照MLS与NASL的遭遇,完全割裂NBL与CBA,无疑是把NBL推向死亡的做法。
对于中国篮球来说,CBA的发展绝不是独立的,而未来能否将NBL与CBA两者之间的关系捋顺,并完成健康的产业式联合发展,成为了检验中国篮协智慧的一次挑战。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葛思文、刘金涛,编辑/郭阳,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原创稿件,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