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摔碗酒的来历与介绍

“摔碗酒”缘于土家族,据说是起源于周朝。按本地的讲法,与土家族的英雄先人巴蔓子有关,当年巴蔓子将军因国内有难,去楚国搬救兵,楚国要求巴国给三座城。

楚兵解救巴国后,楚使请巴国割让城池,巴蔓子不忍割自己国家的城,遂割下自己的头换取城池。重了信誉,保了国家。“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而在割头之前,喝酒后摔碎碗,再拔剑自刎。这种大义人,天下少见,想想也够悲壮的。后人为纪念他,摔些酒碗也是学他的豪气,学他的作派,学他的舍身取义,学他的决绝笃诚。

饮一碗酒,饮过之后,将碗摔碎。

摔碗酒”所摔的碗,就是当地土窑烧制的土碟子,土黄色,口沿上点釉,防划伤了嘴巴。直径不足3厘米,成本3毛钱左右。酒通常也不是白酒,是土家人的米酒,度数不高。每次也不会斟满,就一二口,喝了,摔了,再斟。土家人将一杯酒分解成无数“碗”,真的就是为一个气氛,为多摔几个碗,为让酒馆里多有此起彼伏、噼噼叭叭的爆破声,酒没喝多少,碗摔了一地,图个热闹。

巴人尊重自然,崇尚生态。喝酒用泥巴碗接地气,碗摔碎了不浪费,碗渣收集起来,用于建筑回填、栽花垫盆,或者捣碎过个几年也就成了土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 ? 摔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