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御前侍卫统领在现在是什么职位?

御前侍卫相当于现在重要领导人的警卫员或保镖。

“御前侍卫”这个官职是从清太祖时期开始有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巩固皇权。

御前侍卫的职位从三品到六品都有,隶属于侍卫处的侍卫品级及编制为:一等侍卫——也称“头等侍卫”,正三品,60人;二等侍卫——正四品,150人;三等侍卫——正五品,270人;蓝翎侍卫——正六品,900人。

此外还有随旗行走的宗室侍卫编制:一等侍卫9人,二等侍卫18人,三等侍卫66人。后来增加了从五品的四等侍卫一职,这一职务仅仅作为宗室侍卫中三等侍卫被降职的一个等级。

扩展资料:

御前侍卫成员必须得由皇帝亲自选授,基本上都是从满、蒙古的王功勋臣的贵族子弟中选拔,汉族子弟们几乎是没有资格的,直至康熙年间时,才增置了汉人侍卫,入选者都是武举中的高材生,但数量都有限,且只能在大门上的侍卫中供职。

其升迁选拔也受到很多限制,难以提拔到是一等侍卫的御前侍卫行列里,总之,与那些满蒙的贵族子弟们相差甚远。皇帝侍卫的待遇很高,地位也非常尊贵。侍卫以天子侍从身份而得以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待遇。

还有更重要的是侍卫的升迁调补途径比其他人员要宽得多。正是因为侍卫制度的特殊性的优厚待遇,成为满洲贵族官僚子弟不必通过考试而获得高官厚禄的一条终南捷径。

百度百科-御前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