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助词位置
1. 文言文中的助词作用
文法术语,指的是一种词类,属于虚词,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上,作为辅助之用。通常用于句子前、中、后,表示各种语气;或是用于语句中间,表示结构上的关系。
现代语言其实是秉承这古语的发展。所以这一定义同样适用于文言文。
助词分为很多种类:
1、语气助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比较常用的作用是突出重点和使得语言表达更通顺合理,起到现代文标点符号的作用
2、时态助词,时态助词也称动态助词,通常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可与时间副词连用。
3、结构助词附着在词、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文言中常见的有“之、者、所、然、夫、所以、乎、焉、等、且”等等。
2. 文言文语气助词都有哪些文言文语气助词有:耳、矣、以、焉、之、乎、者、也、夫等。
一、耳 ěr
释义
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
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
4、姓。
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二、矣 yǐ
释义
1、用在句末,跟“了”相同:由来久~。悔之晚~。
2、表示感叹:大~哉。
三、焉 yān
释义
1、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善莫大~。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能不去?。不入虎穴,~得虎子?
3、乃;于是: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4、表示肯定的语气:有厚望~。因以为号~。
5、姓。
四、乎 hū
释义
1、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相同:王侯将相宁有种~?
2、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然~?否~?
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败兴亡之机,其在斯~?
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长铗归来~!
5、动词后缀,作用跟“于”相同:在~。无须~。出~意料。合~规律。超~寻常。
6、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迥~不同。确~重要。
7、跟“啊”相同:天~!
五、夫 fū fú
释义
[ fū ]
1、丈夫(zhàng·fu):~妻。~妇。姐~。姑~。
2、成年男子:匹~。一~守关,万~莫开。
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农~。轿~。
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役。拉~。
5、姓。
[ fú ]
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螳螂乎?
2、人称代词。他:使~往而学焉。
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战,勇气也。
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3. 文言文有哪些结构助词助词是意义最虚的词类,它只能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起 到调整结构、表示语气、构成音节等作用。
文言文的助词,可分 为三类,即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音节助词。 结构助词,是附在词或词组上起结构作用的助词。
文言文的 结构助词,按其与白话文的对当关系,可分为三类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今天沿用的结构助词,以“者”“所”为代表。
结构助词“者”的基本作用是 组成名词性的结构。如: ①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北方有一个侮 辱我的人,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②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梅馆记》)(我买 了三百盆梅花,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完美的。) ③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论 贵粟疏》)(圣明的帝王统治天下时,老百姓不挨冻受饿的原因 是实行开发资源、增加财富的办法。) 例①是“者”和动宾词组“侮臣”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为 “侮辱我的人”;例②“者”和动词“病”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 为“病态的(梅)”;和形容词“完”组成名词性结构,可译为 “完美的(梅)”;例③“者”和主谓词组“民不冻饥”组成名词 性结构,可译为“百姓不受冻挨饿的原因”。
“者”的这些用 法,在白话文中也沿用了下来,而旦具有很大的构词作用。 “者”如果仅仅表示提顿,便是语气助词(见后)。
结构助词“所”的基本作用是指示与替代。女口 : ④ 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廉蔺列传》)(和氏璧是天 下***同传颂的宝物。 ) ⑤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项羽本纪》)(范增举起他佩 带的玉玦,向项王示意了三次。) ⑥ 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又没有赔偿的钱财。) ⑦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蔺列 传》)(我做出这种举动的原因,是因为把国家之急摆在前面,把 私人之仇摆在后面。 ) 例④例⑤的“所”都是加在动词性定语的前面,分别加强了 定语“***传”、“佩”对中心语“宝”、“玉玦”的指示作用;例 ⑥是省掉了中心语,“所”和定语“赔偿”一起,替代了中心语 的作用;例⑦也是省掉了中心语(但加了一个“者”,不加也是可 以的),“所”与介词“以”紧密结合,加在动词性定语“为此” 的前面,替代了中心语的作用。
“所”的这些用法也沿用到了现 在,如:“你所说的话他都记住了”,“各尽所能”。 第二种情况是古代有而今天消失了的结构助词,可以拿 “是”为代表。
结构助词“是”充当宾语在动词前的标志。这 种情况,今天只出现在成语中,如“唯利是图”(只顾贪图利 益),“唯命是听”(只听命令)。
在古代,还有“之”、“焉”、“于”、“为”、“来”、“之为”等也能起这样的结构 作用,如“唯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只听 奕秋(的话)”。 第三种情况是,古今具体词语不同而词性、用法相近的结构 助词。
可以“之”为代表。它的基本功能相当于白话文中的 “的”。
女口 : ⑧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廉颇是赵国的 良将。)
⑨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病梅 馆记》)(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
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 记》)(住在高高的庙堂,就关心老百姓;处在辽远的江湖,就关 心皇帝。)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蔺列传》)(想不给和氏 璧,就害怕秦国派兵来侵略。)
?宋何罪之有?(《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例⑧⑨的“之”用于中心语与定语之间,完全相当于现代的 “的”。 例⑩至?则比“的”的用法广泛。
例⑩中心语与定语 互换了位置,即意义上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后(此种句式起源 于“楚 辞”);例?“之”用在“秦兵来”这个主谓结构里面,使它充当 全句的宾语;例?的“之”,起提前宾语的作用。 当然,作为定语标志的“之”,跟白话文的“的”,也还是有 差别的。
如: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 也。(《病梅馆记》)(梅花的歪斜、稀疏、弯曲,又不是无知而只 想搞钱的人能够靠他们的智力办得到的。)
句中的“之”,跟中心语的关系更密切一些,甚至可以把定 语省掉。这是因为“之”具有一定的指示性。
反之,白话文的 “的”,跟定语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如:“曰子过得挺不错,吃 的、穿的全不愁。”
白话文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省掉中 心语,由定语与“的”***同组成“的字短语”,替代中心语。因 此,如果用“的”直译?中的“之疏”、“之曲”,就很别扭。
结构助词“之”,有时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地”或 “得”。如: ?何之苦也!(《庄子?至乐》)(何等地痛苦啊!) ?何兴之暴也!(《项羽本纪》)(为什么兴起得这样迅 猛呢!) ?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您为什么哭得这 么伤心呢?) ?梂(jiQ)之陕陲(r6ng r6ng),度之薨薨(h6ng h6ng),筑 之登登Q (《诗经?绵》)(挖土挖得隆隆地响,倒土倒得轰轰地 响,筑墙筑得吟吟地响。
) 文言文中,“尔”、“然”的作用与白话文状语标志“地”非 常相似。女口 : ?子路。
4. 文言文中宾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归纳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条件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举例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3、介词宾语提前 简介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举例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4、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语感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总结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崤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
(《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3)、叙述句宾语前置——叙述句宾语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词作标记。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
(《十渐十不。
5. 在文言文中如何通过连词“而”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而”的用法“而”是在初中语文教材(语文版、人教版)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文言虚词,那么,它有哪几种用法呢?
一、表示顺接,可译为“然后”、“就”。
在《论语六则》中,就有不少“而”字。比如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里的“而”都是表示顺接,表示接连的两个动作。还有《小石潭记》中的一个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里的“而”可以理解为“然后”。另外在《湖心亭看雪》中有这样一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的“而”也是表示顺接。
二、表示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在《论语六则》中有一个句子:人不知而不愠。这里的“而”就是表示转折,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在《马说》中,也用到“而”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里的“而”就可理解为“但是”,千里马有很多,但是能认识千里马的伯乐却很少。
三、表示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这个“而”就是表示并列,意思是:聪明并且爱学习,不把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辱。还有在《口技》中,有一句:妇拍而呜之,这里的“而”也是并列,译为妇人一边拍小孩并且小声地哼唱哄小孩入睡。
四、表示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在《论语六则》中有这样一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这里的“而”就是表示修饰,可以不译。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在《岳阳楼记》中有这样一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个“而”在文中表示因果,可译为:满眼凄凉冷落,极度伤感因而十分悲痛。
六、连接主谓短语。
在《大道之行也》中有这样一句: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的“而”就是连接主谓短语,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6. 文言文中怎样分辨之是语气助词,还是代词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个词,我觉得既可作“语气词”,也可作“代词”的文言词就是“焉”了。下面我就跟你说说“焉”字的用法区别:
1、语气助词:一般用于句末,偶尔用于句中。
(1)用于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相当于“啊”。
《史记》:“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
(2) 用于句末,表示陈述或肯定语气,相当于“矣”“呢”,
《史记》:“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3)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乎”“吗”。
《诗经·唐风》:“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4)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呢”“啊”。
《史记》:“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2、代词:一般用于句中,偶尔用于句末。
(1)代词。相当于“之”“此”。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
心不在焉。
(2)疑问代词。相当于“那里”“哪里”。
《列子·汤问》:“且焉置土石?”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焉:代词,那里,指南海。)”
(3)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
《墨子》:“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注:也不是要完全死记硬背,判断标准起码有两条:
1、看位置,语气词除“句中停顿”的情况以外,全部在句末。代词一般都用于句中,偶尔用于句中。
2、看意思。联系全句意思,确定做什么讲。
希望对你有帮助!
7. 在文言文中,如何分辨放在句末的“之”字是代词还是语气助词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