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铃之声
铃铃铃~
伴随着牛铃的声音,40岁高龄的老牛拉着一个近80岁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着,每走一步都非常吃力。
老人在8岁时左腿残疾,不能行走。后来靠着这头牛,把9个子女拉扯长大。牛本来寿命只有15年,却跟了老人40年。老人爱护牛,老人说牛比人好。老伴说,要是没有这头牛,他恐怕早就死了。
整个纪录片,老人都极少说话,而老人的老伴,总在喋喋不休地埋怨老人。
“我就是嫁错了男人,我要受这么多苦,这样割野草。”
“我恨死了那头牛,正是因为那头牛,我才要遭这么多罪。”
“风吹动树林还有树叶的声音,而他总是一声不吭。”
“我生病了,我家老头也不会给我买药,整天只会劳逸我至死。”
面对老伴永无休止的埋怨,老人很少回应,也没有什么情绪起伏。但是当兽医说牛最多只能活一年的时候,老人却笑着说,这不是真的。老人牵着牛去隔壁村,村里的人见着老人,开玩笑说,你这牛比你儿子好,老人那木讷寡言的脸上,也只有谈起牛才会神采奕奕。
老人的行为开始让人难以理解。老人如此爱护牛,即使要自己去手动除草,也不允许喷农药,以免牛吃了不好。但是老人却倔强的拒绝使用机械耕作,即使老牛走几步都要倒下了,也要坚固执地每天赶着它去地里。
老伴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老人要奴役老牛。
“只因为他是畜生,不会说话,要是他是人,我可以想象他有多么不想去地里。”
“喷些杀虫剂,不然我们怎么赖以为生。” “我们为什么不用机器来种稻米。”
老人是心疼老牛的,和老牛一样,老人的身体同样瘦骨嶙峋,一身病痛,到了地里,老人却让老牛歇着,自己在拖着残疾的左腿在地里爬行干活。
在老人心中,老牛就是另一个自己。只有不断干活,自己才会觉得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当九个子女开着车,提着大包小包,穿着漂亮的衣服回到家,喊着“妈”的时候,老人却一人蹲在板车上,像是局外人一般。
晚上子女们围在一起吃烤肉,子女们回忆,在他们三岁的时候,牛就已经在了,它帮忙赚钱供他们读书,应该感谢它的付出,现在的牛老迈、卑微、可怜,是时候把牛卖掉了。
老人那被缝了又缝的衣袖,只有一颗扣子的衣服,坐在光鲜亮丽的子女旁边,子女们谈笑风声,老人沉默寡言,显得十分违和。
牛老了,没用了,即使之前做过再大的贡献,也要卖掉,人何况不是如此。老人拖着残疾的身体,辛苦供养九个子女,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但是80岁的老人,生病了也无子女问津。尽管老人付出很多,但是却没有人意识到老人的付出。
老人倔强地每日赶着牛去地里干活,在机器普及的时代,也要自己在地里爬行干活,也要赶着颤颤巍巍的老牛到地里耕种,每年为子女寄送粮食。也许只是为了说明牛还有用,我也还有用,我们都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牛是老人存在的见证,老人自然不会把牛卖了,但是迫于压力,老人还是把牛牵去了市场,老人出高价,引得周围人一阵嘲弄,牛似乎也明白了什么,流下眼泪。
闹剧过后,牛又奇迹般地活了三年,一人一牛,都到暮年,每日步履蹒跚地走在路上,老牛与老人是彼此最知心的伙伴。
当老牛为老人准备好一整个冬季的柴火后,牛的生命也快到尽头了。有一天,老牛再也站不起来了。
老伴絮絮叨叨, “为什么你要先我们而去,不跟我们活久一点。” “在韩国没有其他牛能这样,生病了还能干活,才让我们有柴枝可以生火,背了这么多柴火才离世。”
老人则一言不发。
老牛的一生,劳碌一辈子,从不停歇,这不也正是老人的写照么。
看完《牛铃之声》,我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山村,我的外公外婆在地里蹒跚的样子,山村的农村比平原的农村又要苦得多,一点一滴全靠人力,连牛都没有,只能把自己当成牛使用。
他们辛苦抚养着自己的子女,起早贪黑,从不停歇。他们会背上几十斤的粮食,走上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将粮食送到子女家去。看着子女们一个一个成家,他们从不想着就此停下来,还要为子女的子女打算。就算病了,也要咬牙在地里苦撑。
直到累得爬不动了,病得起不来了,才放手。
之前我一直理解,为什么明明可以不用这么劳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要这样苦撑着,难道真的就是“劳碌命”吗?
我的一个老师,很是孝顺他的父母,但是他的父亲却整日在街道上捡垃圾,怎么劝都没用,不允许他捡,他还会偷偷跑出去捡。
别说我的祖辈们了,我的父辈中,很多也是如此。在看似可以享清福的年纪了,却不愿意闲下来。是真的闲不住吗?或许只是一停下来,便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罢了。
我外公在我上初二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了孩子们苦了一辈子,去世前还在地里干活。前几年,我的外婆去世后,我小姨说,以前不觉得,现在你外婆一走,我觉得我们整个大家庭都散了。
或许,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便是身边至亲的付出。最容易无视的,便是他们的存在。火族这也是他们努力寻找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