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985变三本,关键的高三:家长为什么接受了孩子平庸?

儿子还有半个月就高考了,我们做父母的心态反而趋于平和。看着他一路那么辛苦,我们只想这一切快快结束!我们经常对他说考哪里是哪里,爸爸妈妈的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管他优秀还是平庸,都是我们此生最爱的宝贝!

孩子在煎熬,家长也在煎熬,很多家长的心态是,也别985了,孩子考个三本也行,只要心理 健康 。

不要说高三了,女儿初一,考进了市重点后,曾经的鸡头如今凤尾,看着她那么压抑,我都觉得,考哪里都无所谓了,只要 健康 就好,带她来这个世界的初衷不就是 健康 快乐吗?

话说在孩子出生以后到刚学会说话期间,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比之前多,又或者是父母愿意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比我们这一代人多多了。所以现在的小孩子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

以至于家长们经常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这小子比我小时候聪明多了,简直是个天才,以后肯定能得诺贝尔奖。

孩子上小学后,一年级半个班都是考满分的,家长们则更飘了,觉得清华北大任我选。

可是慢慢随着年纪增高,辅导作业成了亲子关系最大的障碍,我嫂子每天和上六年级的小侄子为了写作业斗智斗勇,简直了!这时候父母逐渐才开始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很普通。

但是高考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读985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比如:末流985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分数还不如一些好一点的211,三流985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分数都不是高不可攀。按理来说普通人只要努努力还是可以够得着的。

但是现实世界中,很多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如人意,连这些末流985都够不着。这就是态度和天份的问题了,有一部分人确实是不善于读书,数理化就是死活不会,史地生就是记不住。还有一部分人,也许智商是够的,但不愿意学习。更乐意搞对象,拉帮结派,打架喝酒,玩 游戏 。

到高三基本已经定型了,三本能力的孩子家长也不会再做985的白日梦了。能怎么办,只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多数人是世代平庸,天才也许一个家族几百年才出一个。

儿子今年新高考,高中三年住宿生一个礼拜放一天,就不肯补课,高中三年我们对他期望越来越低,高一985高二211高三一本。能上高中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能自主学习,能自律会思考总结的孩子成绩会比较好。我儿子比较佛系,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自主学习我和他爸也接受了儿子就是普通的孩子,只求他平稳度过高三阶个,高考时发挥正常就好

在小学,目标是清华北大,在初中,目标是著名大学,在高一,目标是985和211,到了高三,大部分家长却佛系了,选择了认怂,选择了面对现实,选择了“与世无争”,在关键的高三阶段,为什么大部分家长接受了孩子的平庸?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的期望值也是递减的。教育如此内卷,孩子在高中拼搏了三年,在关键的高三阶段,晚上熬夜,早上早起,眼镜度数直线上升,成绩分数却迅速下滑,孩子努力了,情绪接近崩溃。不说学习,为了孩子的心理 健康 ,家长都无所着力。 孩子在煎熬,家长也在煎熬,很多家长的心态是,也别985了,孩子考个三本也行,只要心理 健康 。

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首先,名额有限,竞争无限,985名额有限,每个省份难度不同,总体上同龄人200个孩子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考上985,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是智商的较量,是巨大训练量的较量,是综合品质的较量。

高中和初中情况截然不同,初中学生基数大,学习强度小,考试难度小,到了高中阶段,对手迥异,难度系数直线上升,一些基础不牢,思维不规范,不科学的学生就会暴露弊端。中考会淘汰接近6成的学生,中考成绩越好,考得高中越好,身边的对手就更加强劲。

初中内容逻辑性不强,思维含量不高,只要掌握定理,总结套路,然后大量练习就可以了,如果还解决不了,就找辅导老师一对一,也可以迅速取得成绩,这些套路在高中阶段,一律失效。 大量的练习不管用了,勤奋努力早起晚睡效果不好了,找辅导老师一对一花再多钱,效果不大了。

在初三,学生之间的差别不大,高一伊始,第一次月考就发现,物理不会了,化学太难了,居然连 历史 政治之前背诵的科目,难度也大的不得了,居然也会不及格。

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物理居然只得了30多分,150分满分的数学,居然只考60多分, 历史 还不及格。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的心态很容易崩溃,家长也很无奈,没有手段。

于是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比如到了高三,很多家长明明知道辅导无用,还是选择花费巨资请辅导老师。孩子明明在公办重点高中,老师都很优秀,也要把孩子送到辅导机构。高考还有一个月,辅导数学已经没用了,还是投入巨资。 无他,仅仅是为了心理安慰。

怎么办?

第一:接受孩子的平庸,也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策略,要知道竞争是残酷的,名额是有限的,认清孩子的实力,能考一本就一本,能考二本就二本,这是认怂,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策略。

第二:要学会管理,学会技巧,孩子成绩不好,不是仅仅找辅导老师能够解决的,具体方案本号有长文阐述,可以关注本号,前往查阅。

第三: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和老师往往为了短期成绩,不顾及学习规律,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注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在小学初中阶段会取得短暂成绩,但是到了高中之后原形毕露。 因此,在小初阶段,重视成绩仅仅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优秀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科学思维,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喜欢探究的人。 而不是一个捏着鼻子,不得不学习的人,这样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没办法呀

因材施教,水到渠成。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切忌拔苗助长,去制定太多主观不切实际的目标。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如心理波动调节予以泄压、做得好了要懂得赞赏和表扬。家长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成长方式,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孩子甘愿平庸,家长得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说真的,我不太能接受孩子不如老子,毕竟我自己已经不怎么样了。当然,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也是不对的,希望她好,也不能是强逼,毕竟她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人生。将来到底怎么样,随她! 健康 快乐就好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出息,让自己的孩子少受点苦,为了这些,不少家长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归根结底,家长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对孩子的美好愿望,都是希望孩子未来能够过得幸福,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说到高三,这一年不仅是大多数孩子煎熬的时刻,更是大多数家长煎熬的时刻。看到孩子每天凌晨一两点还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的背影,看到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孩子难受的样子,不少家长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去逼孩子了,慢慢的也接受了孩子的平庸。

还记得前不久北大教授丁延庆教授的一段采访。丁延庆和妻子都是北大的高材生,可是面对女儿的教育也只是摇摇头, 丁延庆说,“不管你多么优秀,你的孩子大概率都是一个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学会接受,对于谁都好。”

孩子如果选择上进,我们就为他加油鼓劲,孩子如果选择平庸,我们就选择接受。做家长的,不就是为了孩子开心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