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比较好看的外国名著有哪些?
我推荐一部反战题材的:《寻找光的小女孩》
01?小说的题目颇有些向《卖火柴的小女孩》致敬的意味。封面上,大地一片暮霭苍茫;一个小女孩跪在地洞口,洞中的光芒照亮了女孩的脸。
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寻找光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战争蹂躏后的废墟中,两个幸存者--小女孩和一位老人相依为命;为了躲避战争的屠戮,小女孩和老人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抱团取暖,用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彼此寻找光明的道路。
在不长的篇幅中,作者运用“叙事蒙太奇”手法,交替使用老人和小女孩的视角,并穿插两人的回忆与梦境,从微观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及伤痛。
年逾耄耋的老人原本是一位作曲家,生活富足快乐;但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一切:目睹惨无人寰的屠戮,看到至亲之人的惨死;孙女的幸存曾让他欣喜若狂,但好景不长,在他眼皮底下,八岁的小孙女惨遭横祸。
“那已经不能称其为家了……”在被战争与屠杀蹂躏后的废墟中,他尚存一息---说“苟延残喘”也不为过。为了不被“那种人”发现,老人堵住家中所有门窗,隔断了与“光明”的一切关联。直到有一天————
“脏兮兮的小小身躯,蜷躺在废物堆中。我透过窗板的缝隙,观察了‘那尸体’好几分钟,乃至于好几个钟头---我已经没有时间概念了。”
当他发现这具“尸体”还有一息尚存时,老人冒着被“那种人”发现和被当做“妖怪巨人”嘲笑打骂的风险,将“小小的尸体”抱回了家。
小丫头“本来很认命,原本打算逆来顺受,忽然内心深处有个小齿轮转动了。这个小构造,带来另一个构造,它又再带动别的构造---这一连串奇特的机制运转下,孕育出一个微妙的东西:希望。”
小女孩得救了。从女孩闪回的记忆片段中我们得知,这个可怜的孩子是个战争孤儿,从出生起就与一群流浪儿一起,终日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因为她“搜刮”不来食物却总是找蜡烛,她被毒打,甚至被遗弃。
小女孩不会说话、没有名字。老人为她取了一个名字---“光儿”;光儿在心中也暗自为老人取了一个独属她一人的称呼---“爷爷先生”。没有食物、没有光源,他们晚上一起出去寻找;不知道时间,没有希望,他们彼此安慰。爷爷先生教光儿规矩,为她列出“战后所有该做的事清单”;光儿则在爷爷先生的照料下,焕发出小女孩特有的活力,自信地用笔划掉清单上“爱一个人”的项目,并在爷爷先生的额头上轻轻一吻。
小说的情节并不波澜起伏,但描写的笔触非常细腻:不是老年人略显絮叨的呢喃自语,就是小女孩认识周遭的点滴新鲜感受。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主角的境遇深深吸引:和他们一起从破烂的收音机中搜索渺茫的希望,为“那种人”的突然闯入而紧张万分,为蓝头盔士兵的到来欣喜安慰。
"一道早晨的灿烂阳光立刻投射进来……今天真美好,连光儿也想跳舞……尘埃的小舞曲到爷爷先生的脸旁告一段落时,她注意到他的脸色似乎比平常更灰沉一些。于是她亲了亲他的额头,刹那间,冰冷的感觉立刻贴附她的唇,直捣她的心。"
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古今中外的名家巨著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精彩描写,那些直捣人心的文字,无一不把生命之花凋谢后的颓败虚空与鲜活生命消散后的幻灭失落表达的淋漓尽致。但这里的寥寥数句,却令人无比唏嘘喟叹:爷爷先生走了,等待光儿的又是什么呢?
02
每当读到爷爷先生与光儿琐碎温暖的日常,我都会想到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脑海中,小说与电影之间建立了某种奇妙的联系:同样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忘年之交,幸存的主人公同样举家惨遭横祸,同样是被人遗忘和忽略的灵魂,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彼此安慰、互相温暖。?
所不同的是,光儿和爷爷先生的年龄跨度更大,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为纯粹。爷爷先生将光儿视为己出,爱她如自己的孙女;而光儿则干净的像一张白纸,真挚而纯洁地爱着给了她食物、温暖以及光明的爷爷先生。
电影中,对变态恶警的仇恨造就了玛蒂尔达的偏执与叛逆;而小说中,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下水道中的光儿,对于爷爷先生给予她的一切都充满感恩。她向往着爷爷先生为她描述的与肮脏的下水道完全不同的世界,尽管那只是战争发生前最平常的场景。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下水道的光儿,对于光明的寻找只是出自本能;而对爷爷先生来说,原本拥有美满富足生活的他,所经历的则是十足的梦魇。
从这个意义来说,爷爷先生比光儿更需要治愈。有了光儿,他重新有了爱一个人的能力;有了光儿,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有了光儿,他能够拼尽老命与“那种人”拼死一搏……在与光儿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战前的幸福回忆"与"战后的美好希冀”交相辉映。一老一小两颗心,用微弱的光芒彼此映照,互相温暖,彼此救赎。
电影中,里昂日渐对玛蒂尔达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情,但也最终死于由这种感情带来的软肋;而小说中,爷爷先生在光儿的照料与温暖下,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个杀手不太冷》使娜塔丽·波特曼扬名立万,感动了无数人;而《寻找光的小女孩》另读者在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也体味到人性的温暖与柔情。细微的关怀与点滴的爱,如一支小小的蜡烛,虽然在战争的风暴中摇摇欲灭,但仍却坚强地散发出一圈圈光晕与热量。
03
从闻一多先生的《太阳吟》,到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文学语境中,"光明"一直就是一种隐喻,象征着自由、正义、积极与向上的力量。
从题材来讲,《寻找光的小女孩》是一部反战小说,两位主人公的遭遇,直接间接都是由战争造成的。战争中的人,如同草芥,尊严被肮脏和欺凌践踏,必须像老鼠一样龟缩在阴暗的角落,将自己与光明隔绝开来。?
坚定的反战斗士和文坛硬汉海明威在其短篇《在异乡》中,借以战胜者姿态出现的美国士兵之口说道:
“残酷的战争面前,不管参战者来自哪个国家,为何目的而战,都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战争将他抛弃在正常的人类生活之外。”
而战争对平民的影响更为致命。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平民失落、痛苦、迷茫、挣扎;与可见的战后废墟与尸横遍野的惨状相比,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大,就像爷爷先生经历的那样:过度的紧张、无尽的失眠,挥之不去的耳鸣,无处不在的恐惧……
当光儿"第一次看到阳光,是真正的白天的阳光,那光线,既不是橙黄又害羞的黎明,也不是灰蓝而令人不安的黄昏。"
在战争的阴霾之下,我们习以为常的阳光,会给常年生活在下水道中的光儿带来如此之大的震撼!
虽然是反战题材,但《寻找光的小女孩》并未从正面描写战争的惨烈与残暴。书中,我们分辨不出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对于屠戮的始作俑者,作者仅仅借光儿和爷爷先生之口将他们称为"那种人"。
如果说《在异乡》旨在向读者展示战争参与者的内心世界的话,《寻找光的小女孩》就是对战争阴影下平民心理的一次探索。这部八万字的小说尚无足够的空间探索“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命题,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对爱与救赎的致敬。
从《布谷鸟》、《漫长的婚约》到《冷山》,包括《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今年初韩国新出品的电影《想念哥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学及影视作品着力于从平民个体的微观角度去探索战争阴影下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去反思战争给平民带来的凄惨和伤痛。对无辜的平民来说,斗争与信仰、党派与政治也许都很遥远,美满的家庭与其乐融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一如光儿和爷爷先生,他们并不认识"那种人";他们所期盼的只是战争早点结束,平安活着。无论谁代表正义,他们都必须尊重生命;对光明的信仰和对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没有比爱和救赎更温暖的事。
在书的结尾,
光儿“就像爷爷先生教她的那样开始弹琴……躁动的乐声,伴随着光儿的泪水,和积累多年而指引着她手指的悲伤,……犹如一首最悲愤的自由之歌,犹如最美的爱的呐喊。”
爷爷先生在光明到来之际,永远闭上了眼睛;而寻找光明的路,光儿还将继续走下去。因为,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永远不能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