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没有通电,十二兽首能准时准点喷水,原理是什么呢?
圆明园没有通电,十二兽首能准时准点喷水的原理其实是利用了螺旋运输。
简单来讲,十二铜首其实是大水法的一个部分,古代人计时跟现在不一样,他们是使用时辰,而现在是小时,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所以每一个时辰就会从一个兽首里面喷出水来,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兽首就会喷水一次。
当时在建立大水法的时候还建立了一座高达十几米的海晏堂,在高台里面的锡海是可以来储存大量的水的,它的作用跟如今的水塔很相似。这里可以储存一两百吨的水,而这些水就可以保证十二铜首能够正常的喷水。利用螺旋运输的原理,就可以把水从低处运输到了高处。
然后利用水流运输的高低产生的压力差,就可以把水压到不同的铜首口,就可以形成喷泉了。但是最复杂的就是工匠们要处理和计算好喷水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水流能够正常的喷涌而出,而且时间也不会出错,不需要利用电就可以无休止的运转下去。
从高台喷涌而下的水产生的压力,就足够可以保证整个喷泉能够顺利的完成内循环,只要蓄水池里面能够保证水源充足,那么这个喷泉原则上是可以一直运转下去的。并且时间也把握的很准,不需要用电,也不需要任何外力辅助,它就可以正常运转。
其实在十二铜首的下面还是有人身的,不管是设计还是工艺都是无可挑剔的,就算放在现在也是一项非常惊人的艺术品。现在人也不一定能够复制出来如此完美的作品。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所在,所以在八国联军抢掠圆明园的时候,连这座喷水池都没有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