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我人生3观后感
生命因舞动而精彩,因跳跃而绚烂, 生命因舞动而精彩,因跳跃而绚烂,因坚持而成为丰碑 ——观 舞动人生》 ——观《舞动人生》有感 舞动人生,或许在情节上并不怎么讨喜,阅片无数的大家已经太过适应症这 种“天赋小孩+家庭反对+伯乐慧眼+努力奋斗+名利双收”的励志片模式了。但不 得不承认,此部影片正是透过处处平淡的细节,将梦想、亲情等本身易扣人心弦 的东西,系于坚持与炙热的年轻生命力上,顺理成章的令无数观众感动,自然而 然的思考自我人生。 诚然,这是一部带着浓重的英国色彩的励志片,没有商业化的快节奏,英国 乡村色彩以及法国人的文艺调调, 我在举双手赞同的同时还要为它加上温情电影 的字眼。影片介绍中说,这是关于一个十一岁小男孩对芭蕾艺术执著的爱,使他 最终战胜贫困和偏见,实现梦想的动人故事。实际上影片蕴含的东西远比这几句 话要多得多。 所有的情节在影片里都表现得比较淡然, 多是通过眼神与背景音乐。 但在现在这个年代,当聒噪而肤浅的台词成了主流,沉默许多时候更让人有所感 触。 比利在实现芭蕾梦想之前,要面临的三重困难: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以及经 济拮据。在当时的英国,男孩学习芭蕾舞简直能够让这个位于北英格兰岛的封闭 乡村小镇的人们嘲笑死。初时接触优雅高贵的芭蕾舞蹈时,比利心中不是没有产 生退缩的想法。他总是说:这样会不会显得太过娘娘腔?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个时代背景:1926 年 5 月 3 日至 12 日,英国爆发了声 势浩大的总罢工,那是矿工争取工资和改善工作环境的斗争的高潮。当时,英国 工会联合会和总委员会号召了这场总罢工,要求煤矿国有化。这场总罢工导致英 国的资产阶级政府濒临崩溃边缘,但是工联领袖的退缩,造成了工人阶级受到挫 败。英国***产党是这次罢工的主要组织力量,而***产国际在决定英***的战略上扮 演着主导角色。也就是说,导致这次运动失败的直接诱因是:矿工内部关系的矛 盾与意见的分歧。 同时,因为家中另外的两个男人忙于他们的罢工事业,家中的经济状况不容 乐观。寒冷的圣诞节前夜,家里没有煤块取暖了,父亲在自家的院子里用斧头劈 碎了母亲留下来的钢琴准备做木柴烧了取暖, 钢琴破裂的声音在父亲的斧头下显 得格外空旷,木柴噼啪燃烧的声音伴随着父亲无声的抽泣,这个家庭因为罢工缺 乏收入来源而即将走到崩溃的边缘。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好在小比利坚持了自 己的梦想,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实,纵观全片,我们由衷感叹:比利的梦想看似仅为他的私人梦想,但实 际上从 Grace 夫人把这个梦想的接力棒传到他手上开始, 他的梦想便不再只是他 一个人的了,几位出场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梦想。父亲 Jackie,一个比较冷峻 而且大男子主义的鳏夫,他强迫比利学习拳击,也意在希望比利能够有所专长、 坚强的出人头地,对于自己的人生他不抱幻想,罢工运动的失败牵扯他的全部精 力,他是人生的失意者,也意欲借助儿子的功成名就来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哥哥 Tony 热爱摇滚,很“愤青”的样子,他一定也想成为一名歌手是工会的积 极分子,到后来都开始尊重并支持着他的梦想;比利的母亲喜爱音乐但却过早离 开了人世,对于永远无法离开矿井的父亲和哥哥而言,比利也是他们继承了母亲 天赋的期望;至于口中总是在重复的念叨:“我也曾经能做一名舞蹈演员”的老 奶奶而言,比利的梦想其实就是她的; Grace 夫人喜欢听《天鹅湖》 ,因为那是 一个讲述了公主被困在不属于自己的躯壳里,等待王子前来解救她的故事,比利 就是她的王子。在训练比利的时候,她完全将自己未能实现的舞蹈夙愿倾注在比 利身上,希望通过比利的成功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回味情节,意味深长。虽然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年仅 11 岁的孩子,但影片 所包含的情感却是跨越年龄、种族和民族的界限的。小比利投身舞蹈艺术的动机 是单纯的,因为这可以使他从生活的煎熬中暂时抽离出来,去恣意品尝心灵被释 放后的畅快。影片多处展现了他纵情狂舞的场面,在那一刻,哪怕是作为观众的 我,情感也跟着角色一同挥洒、渐次沉醉。 记得片中这样一个桥段,比利跳着节奏感十足的踢踏舞,混合着芭蕾舞的旋 转与跳跃的优雅舞步,从四周禁锢的墙壁中穿越而出,这种超写实的拍摄手法, 暗喻比利潜意识中,希望冲破来自家庭与社会保守思想的枷锁,这是一种心灵上 的游离活动。最后,满头银发的 Jackie 和行将进入中年而开始显得稳重的 Tony 匆忙的赶赴皇家剧院看 Billy 演出, 画面定格在已经长大的 Billy 出场时的纵身 一跃。天鹅的梦想终于成真,随着片尾音乐的响起仿佛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梦想的翅膀很坚强,它可以经受狂风暴雨的洗礼。同时它也很脆弱,任何一 个小小的禁锢或者些许功利的诱惑都可以演变成一副沉重的枷锁, 让本可展翅翱 翔的翅膀瞬间夭折。在此,请允许我插曲一段在网上看到的影评,着实让我感触 良多: “如果我们对这个电影做一次另类解读的话, 它的真实面目恐怕应该是这样 的——某穷矿工的儿子, 无限热爱芭蕾, 但是他付不起昂贵的学费, 请不起老师, 从此被埋没。就算有老师肯无偿教他,也不会有机会踏进皇家舞蹈学院这种贵族 学院的门槛,因为光是学费支出就已经够他爸和哥哥奋斗一辈子了。就算他可以 拼命努力拿到奖学金以维持学业, 但最终也很有可能只是失意地回到家乡小镇当 个不成功的舞蹈教师,沮丧地活着,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学生身上。在目前的中 国,培养孩子是一种投资,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花大代价让女儿学艺术,绝不可 能仅仅是为了兴趣爱好,培养情操什么的,那是需要回报的” 。 这不禁让我想要对比中英文化的差别。难道在我国,拥有像比利这样背景的 孩子去追逐梦想的故事真的很难发生吗?还是说这部电影本身就仅是勾勒出一 副童话色彩般的蓝图?当然,影片中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曲折的情感 纠葛,但传达的家庭温情是人尽皆知,而且在中国还是能淋漓尽致的体现的。 不过说到文化差异,从影片中反映出的英国开放传统却着实令我咋舌。年仅 11 岁的比利,却与威金森老师的女儿暧昧不清,特别是黛比多次具有挑逗性的 言语,实在让我觉得与她的年龄不相符合。再加上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伙伴迈克, 我认为更是令英国开放的思想凸显无遗。不过,现在的中国孩子好像仍然愈加早 熟,同性恋倾向也逐日增多。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许或不许类似的现象发生,也同 样存在部分对此不能理解的人群,但大家似乎也逐渐表现得不足为奇。真是好奇 这些算不算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倾向? 继续回到舞动人生带给我的冲击。除了感慨和深思,最重要的是将理想付诸 行动才算真理。我们不能把遗憾一直带到坟墓里去,活在当下,要么堕落然后即 时行乐,要么对现实缴械妥协,而最痛苦的也许就是坚持理想了,那意味着什么 不必多说,无论实现与否都是! 很多人都说,Billy 的成功,是因为他有坚定毅力,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一 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前迈去, 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奋斗。 当然我不否认这一点, 我们讴歌梦想,我们赞颂毅力,但这条路上,如果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一个 人摸爬滚打也未免太艰难了。我们不是怕苦怕累,只是在胜利的背后,一定要记 得感谢曾经给予关怀、帮助和支持的人! 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确会缔造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由自 己在主宰。且不说继续不依不挠的去完成我们儿时的希冀,但至少值得去相信还 有美好的未来。正如标题所言,生命因舞动而精彩,因跳跃而绚烂,因坚持而成 为丰碑!
梦想梦想-舞动你的人生 高博远 40916030 比利为了他的梦想,可以在女生面前穿上舞蹈鞋,可以在大街上放肆 的练习步伐,可以对他的父亲大骂混蛋,可以在考官面前忘我的表述 自己舞蹈时的感受,太多的可以可以,都只是为了他的梦想,电影最 后一个镜头,那个曾经稚嫩的傻小子,已经惊艳了世界。 比利是幸运的,他的父亲是底层的矿工,但是却坚持让他学习拳击, 去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或许只是一厢情愿自己喜欢。 比利是幸运的,他的奶奶慈祥可爱,还是一个半职业舞者,奶奶那种 潜移默化的影响, 让他认为芭蕾并不是梦, 或许是为了帮奶奶去圆梦。 比利是幸运的,他有永远爱她的母亲,并且,母亲的那封信,让他坚 定了自己的梦想,或许他只是早在的打开了信。 比利是幸运的,他没有泯然众人,他可以自由的选择人生,没有名利 的牵绊,只有喜不喜欢。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飘渺的梦想,做一名科学家,宇航员, 教室,大老板,和自己班里最漂亮的女孩子结婚, ,太多太多,而如 今我们还有梦吗,可能现在有的只是目标,一个被名利所牵绊,被现 实所挤压出来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梦想真的是梦中所想的吗,我认为应该是吧,因为在梦中我们不用负 责任,不用考虑现实的局限。长大了,梦想更多的只是一种回忆,回 忆我们曾经是那么的会想象。 比利追逐他的梦想,他成功了,因为他付出了努力,得到了支持。 那些还有梦想的我们, 能不能在最青春的时候去享受那种追梦的感受 一下呢,即使不会成功,就当做我们最后一次任性,大学四年已经已 然过去了一半多,大四来了,我们会穿上正装,踩着光亮的皮鞋,踏 入职场,还有很多苦坐教室为考研奋斗,或许更多的是为了逃避现实 埋头不去面对。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老男孩一句歌词点到了我们 这些已经被现实所累得老男孩们,应不应该放弃呢,答案当然是不, 我们不应该放弃去回忆我们的梦想, 累了的时候想想我们曾经还有梦, 虽然我们是老男孩,但是也还是男孩。只因,我们有过梦想,或许真 的我们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像比利一样,去追寻我们的梦 想,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就真的老了,老的只记得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