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导师之梦的花絮
很多电影人的处女作都是从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杰夫·丹尼尔斯自然也不会例外,他继续说:“影片中的很多主题都来源于我自己曾有过的经历,比如说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保护欲太强的双亲、酗酒问题等等……而我在《精神导师之梦》中所展示出则是新时代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和浪漫的爱情,心怀的是对挖苦讽刺的文风最为深刻的敬重。我几乎将我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都注入到了故事当中,即使里面没有什么是真实发生过的--也许这种修饰和措辞听起来很矛盾,但我相信如果看过了影片,人们就会了解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结论了。可能是我在这个行业中本来就没什么名气吧,所以剧本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乏人问津的,直到制片人凯文·J·迈塞克(Kevin J。 Messick)看过了之后,随即点头同意加入影片的制作行列,一切才开始朝着一个近似于不可思议的方向转变,虽然这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障碍和问题,可是几乎已经是在朝着我所能想到的最理想的结果发展了。凭借着自己在‘单人喜剧’领域里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永远不要以一种开玩笑的方式去讲述一个故事,而是把幽默当成一种辅助手段。我最喜欢的那类电影作品,都是关注一些拥有着伟大的幽默感却也带有缺陷的人物的,他们无一例外都在遭受着道德危机,我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将焦点放在相同的层面上。”
约翰·辛德曼还表示,你可以从《精神导师之梦》中的每一个角色身上,找到他的影子,辛德曼说:“可以想象得到,影片里每一个人物说话的语调和方式都很像我,因为这个故事就是我写的……劳拉·格拉汉姆(Lauren Graham)饰演的的是单身妈妈伊丽莎白,这个角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的姐姐--当然,她本人要比影片中所展示出来的好很多,至少没有那么显而易见的性格缺陷。至于阿伦,我则从我的父亲身上摘取了许多非常有特色的人物性格,他属于那种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洞察力的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困难,然后伸出援手,只除了他自己。” 为了制造出一种真实可信的故事环境,杰夫·丹尼尔斯特别阅读了几本与精神学有关的小说,而在他看来,那本由阿伦所著的虚构的小说《上帝与我》,其灵感则来源于融合了几代信徒的一种文化现象,丹尼尔斯说:“可能我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一直没办法像书中讲的那样,碰触到自己的内在与灵魂……但是,我在创造这个故事的时候,确实需要一本小说,借由它来提出问题并找到答案。我们所有人都会对生命不断地产生某种质疑,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如何理解那个一直保持着沉默的‘造物主’?我之所以想要制作《精神导师之梦》,灵感则来自于一本名叫《奇迹课程》 (A Course in Miracles)的书,里面充满了所有让人感到惊奇的内容,而这其中最大的讽刺自然是它的作者海伦·舒克曼(Helen Schucman)了,因为她竟然是一位无神论者。其实阿伦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回避问题的实质:怎么真的会有人在创作了一本与神学有关的书之后,自己却变得不再相信神的存在呢?以阿伦为例,像他这样一个脾气乖戾的人,又如何去平复别人的纷乱呢?这部影片深入研究的是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上,都需要面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