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清明节,是人们缅怀逝去亲人,祭祀祖先的日子。
虽然我们有清明、中元、下元等纪念先人的日子,但我们面对死亡总是忌讳莫深。《西藏生死书》便曾说过:“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死亡就像要趟过一条河,因为不知道河对岸有什么,才心怀恐惧。
但死亡,是生命的必修课。它的另一面含义,是生活,是珍惜,是爱与被爱。
我们理解了死亡,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着。
正如周国平所说:“思考死对于生是有价值的,它使我能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一切遭际。”
有人说,人这一生,会有三次死亡。
深以为然。
打开世界人口时钟,一串串跳动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曾看过一个绘本,讲述一个名为小宽的孩子,在他妈妈因为意外离开人世后的故事。
因为太想妈妈,所以他妈妈化作幽灵,回来看小宽。
小宽的妈妈和他说:“小宽,妈妈不在了,以后你能自己洗澡,能自己睡觉吗?也不能再去幼儿园接你了。”
小宽哇地一声就哭了:“你为什么要死啊?我该怎么办?我不能没有妈妈,哇哇哇哇……”
小宽妈妈也哭了:“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已经死了呀!我也忍不住了,哇哇哇哇……”
我们常常为生而欢喜,对死却没有准备。可是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生与死,皆是生命的必修课。
因为有了死亡,生才显得更为重要与珍贵。
《西藏生死书》有一句话:“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
有时候,我们不能接受死亡,往往是因为不能接受离开爱的人。但要知道,有些爱是永远不会离开的。
人的第二次死亡,是身体被运送到坟墓,人们与他告别后,在社会上他死了。
生活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命运更是难以琢磨。也许还没来得及好好珍惜,就永远的失去,甚至都没来及好好告别。
李商隐在诗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有些人,错过就是一生,有些事,一等就是一世。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说,每一次见面,可能是最后一面;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以前一直认为,告别有很多种方式,比如一个热烈的拥抱,喝一场大酒,甚至大哭一场。
可是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别是悄无声息的,甚至要很多年后自己才明白,原来那天的相见,竟然已是最后一面。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也没有再重逢。
来自国家地理频道的一则短片《生命最后的十分钟》,曾经震撼了很多人。
飞机失控,将每一个人的生命进程快速推向终点, 当生命只剩下几十分钟时,才发现留下来的是太多的来不及。
于是,惊慌失措的乘客们向上天祈祷,希望能逃过灾难,他们紧握双手,希望珍惜余下的分分秒秒,他们写下遗书,把藏在心中的话全部留下来。
而这遗书,也成为了他们跟这世界最后的告别。
席慕蓉在《小红门》里写道:“你以为日子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没什么不同。但是, 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或者一刹那,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好好珍惜跟每个人的缘分,说不定见过此面,“后会无期”。
人的第三次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或不在了,那时候他才真正地死了。
臧克家先生有句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死亡和埋葬,不是生命的终点站,被遗忘才是。
季羡林在留学德国时,同德国姑娘伊姆加德之间有过一段隐约朦胧的恋情。他们一起打字,促膝谈心,笑语温馨。
50多年以后,季老先生在《留德十年》中感慨道:“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原来, 被人记住,才是你活过的最好证明。
所以钱穆先生说:“人生的最大意义和最大价值,也正在把他的生命融进历史,把他的平生作为能写入历史中,那他便是历史的人物,他的生命,便是历史的生命。历史的生命,是不朽的生命;历史的人物,是不朽的人物。”
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虽然无法成为不朽的历史人物,但可以认真对待人生这短暂而匆忙的几十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相遇时好好珍惜,离别时好好告别;不互相伤害,相别而不相忘。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 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作者:森成 于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