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浦江的学术研究
及研究方向
辽金史、宋史、中国民族史 1、《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月。
3、《松漠之间:契丹辽金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7月。 1、旧序新说,《书林》1984年第4期。
2、从《春秋左传》看春秋时代的城市,《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
3、柳开生卒年辨正,《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
4、《青箱杂记》衍文发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第4期,55~56页。
5、“春秋五霸”辨,《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36~41、11页。
6、《次柳氏旧闻》无《桯史》之名,《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1辑。
7、辛稼轩《美芹十论》作年确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2期,10~16页。
8、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文献》1990年第3期,96~108页。
9、《建康实录》校点本訾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4期,14~17页。
10、关于《契丹国志》的若干问题,《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59~65页。
11、汉冲帝永嘉年号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4期,6~9页。
12、书《金史·施宜生传》后,《文史》第35辑,1992年,270页。
13、范成大《揽辔录》佚文真伪辨析,《北方论丛》1993年第5期,91~96页。
14、《契丹国志》与《大金国志》关系试探,《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93年,242~254页。
15、金代户口研究,《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86~96页。
16、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81~89页。
17、邓广铭先生与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4年第11期,14~19页。
18、论金代的物力与物力钱,《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95~103页。
19、“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邓广铭教授的宋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05~107页。
20、金代户籍制度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69~78页。
21、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联姻——兼论金代渤海人的政治地位,《大陆杂志》(台北)90卷第1期,1995年1月15日,40~48页。
22、金代“通检推排”探微,《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27~35页。
23、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54~69页。
24、金代杂税论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16~26页。
25、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女真人与汉人的土地争端,《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127~138页。
26、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佛学研究》第5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6年,231~238页。
27、唐突历史,《读书》1996年第12期,32~39页。
28、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73~279页;收入《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70~775页。
29、独断之学 考索之功——关于邓广铭先生,《中华读书报》1998年1月21日第6版。
30、《三朝北盟会编》研究(邓广铭、刘浦江),《文献》1998年第1期,93~117页。
31、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北方人口的南迁,《原学》第6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267~292页。
32、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大陆杂志》(台北)96卷第6期,1998年6月15日,19~34页。
33、最后的时光,《北京日报》1998年6月4日第7版。
34、说“汉人”──辽金时代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57~65页。
35、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59~72页。
36、大师的风姿──邓广铭先生与他的宋史研究,《文史知识》1998年第12期,53~54页。
37、不仅是为了纪念,《读书》1999年第3期,126~131页;收入《仰止集──纪念邓广铭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不仅为了纪念——〈读书〉精选》,《读书》杂志编,三联书店,2007年。
38、试论辽朝的民族政策,载《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35~57页。
39、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的金代契丹小字墓志残石考释,《考古》1999年第5期,85~89页;收入《契丹小字研究论文选编》,陈乃雄、包联群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114~129页。
41、金代捺钵研究(上、下),《文史》第49辑,1999年12月,169~179页;《文史》第50辑,2000年7月,159~174页。
42、一代宗师——邓广铭先生的学术风范与学术品格,《学林往事》下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3月,1232~1247页。
43、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国学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171~208页。
44、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大陆杂志》(台北)101卷第1期,2000年7月15日,27~42页。
45、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86~101页。
46、《金朝军制》平议──兼评王曾瑜先生的辽金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166~172页。
47、辽朝亡国之后的契丹遗民,《燕京学报》新10期,2001年5月,135~172页。
48、辽朝国号考释,《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30~44页。
49、辽朝“横帐”考——兼论契丹部族制度,《北大史学》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9~49页。
50、二十世纪契丹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目录》,《汉学研究通讯》(台北)21卷第2期,2002年5月,27~40页。
51、《二十世纪女真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目录》,《汉学研究通讯》(台北)21卷第3期,2002年8月,17~26页。
52、女真语言文字资料总目提要,《文献》2002年第3期,180~199页。
53、李锡厚《临潢集》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7期,27~28页。
54、契丹族的历史记忆——以“青牛白马”说为中心,《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57~171页。
55、文化的边界——两宋与辽金之间的书禁及书籍流通,《中国史学》(东京)第12卷,2002年10月;收入《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56、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历史──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第19、20期合刊,2002年12月,338~344页。
57、书生本色,《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11日第5版;收入《载物集——周一良先生的学术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211~213页。
58、辽代的渤海遗民——以东丹国和定安国为中心,《文史》2003年第1辑(总第62辑),179~192页。
59、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117~128页。
60、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综录,《文献》2003年第3期,231~244页。
61、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89~203页。
62、正视陈寅恪,《读书》2004年第2期,91~99页。
63、从《辽史·国语解》到《钦定辽史语解》——契丹语言资料的源流》,《欧亚学刊》第4辑,中华书局,2004年1月。
64、再论阻卜与鞑靼,《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65、金代“使司”银铤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
66、契丹名、字初释——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父子连名制,《文史》2005年第3辑。
67、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68、邓广铭——宋代史学的一代宗师,郭建荣、杨慕学主编《北大的学子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
69、辽《耶律元宁墓志铭》考释,《考古》2006年第1期。
70、『辽史』国语解から『钦定辽史语解』まで——契丹言语资料の源流,井上德子译,《研究论集》第2集《アジアの歴史と近代》,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6年6月。
71、“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72、“糺邻王”与“阿保谨”——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二题,《文史》2006年第4辑。
73、宋代使臣语录考,《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74、百年邓恭三,《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6日第4版。
75、怀念恩师邓广铭先生,《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第20版。
77、“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2,no.4(October 2007).
78、金中都“永安”考,《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79、再谈“东丹国”国号问题,《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80、金中都“永安”考,《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81、《契丹地理之图》考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11月。
82、「五徳终始」说の终结――兼ねて宋代以降における伝统的政治文化の変迁を论じる》(小林隆道译),『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9集:「宋代中国」の相対化』,东京:汲古书院,2009年7月,147—181页。
83、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
84、契丹开国年代问题 ——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4辑。
85、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北大史学》第14辑,2009年12月。
86、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文史》2010年第3辑。
87、再论契丹人的父子连名制——以近年出土的契丹大小字石刻为中心,《清华元史》第1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
88、邓广铭先生学术简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新视野》2011年冬季号,2011年12月。
89、“The Forenames and Courtesy Names of the Khitans:The Father-Son Name Linkag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 Indiana University,2012,pp.183-253.
90、邓广铭先生与辽金史研究,《想念邓广铭》,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4月。
91、宋、金治河文献钩沉——《河防通议》初探,《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李孝聪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6月。
92、契丹人殉制研究——兼论辽金元“烧饭”之俗,《文史》2012年第2辑。
93、在历史的夹缝中:五代北宋时期的“契丹直”,《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4辑。
94、南北朝的历史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论,《文史》2013年第2辑。
95、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