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智能化标准化将成标配?但真正与同行拉开差距的是这一点
随着近两年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的提升,规模猪场正在成为养猪业的主力军。
养猪业也正在经历效率崛起、长期微利的巨大变革。
但是当前规模猪场之间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经营能力相差较大,成本控制能力不一。
现在又逢生猪行情的低迷期,7元左右的猪价直接让很多规模猪场陷入亏损,但是更让养猪人揪心的是,目前业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还都处于相对高位,也就是说2023年全年生猪市场的供应端是充足的,面对这种情况,养猪人到底该如何应对?该如何精准把握节奏和趋势,破局盈利?当前备受规模猪场青睐的批次化生产模式又是如何为猪场运营提质增效的?这些问题都与养猪人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为了给这些问题找到答案,2月15日,由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巨变突围·新周期下规模猪场的跨周期经营之道》线上直播会议成功举办。
畜牧行业营销专家、生猪行情分析专家、谋易咨询首席顾问王中老师和宁波三生资深技术专家王燕春博士围绕“新周期的逻辑与应对”以及“批次模式对人效的管理”等话题展开分享和讨论,王中老师在分享时称2023年猪价行情可能会有两个高峰点,养猪人需把握时机。
整场直播吸引2万余人在线观看,本篇带您回顾专家们的精彩观点。
Q1:最近几年中国养猪业迎来高速发展,尤其是规模化程度迅速提升,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也伴有很多低效行为和不足。
其中规模猪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燕春博士:从批次化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
其实目前很多猪场包括一些大型的猪场或者中大型猪场的管理者主要还是认为批次化生产模式在生物安全方面和母猪繁殖成绩方面是最大的一个优势。
但实际上通过我们的测算以及拿到的一些集团场的案例,会发现批次化生产模式更大的效益是体现在育肥段,育肥段才是批次化模式真正的效益放大器。
包括精准营养、日增重、健康度水平等。
如果我们将批次化生产从繁殖端到保育端到育肥端全流程拉开来看,在高行情下,批次化生产可以快速补充猪场栏位,提高出栏水平,降低成本。
宁波三生资深技术专家王燕春博士
王中老师:从这几年来看,由于中国猪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很多企业扩张速度也非常快,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很多企业的理念是有问题的。
尤其是很多过去做饲料现在来养猪的企业。
我们会发现他进入养猪领域猪养得并不好,因为做饲料和养猪是不一样的,说再深入点讲,就是做饲料的这些企业应该更沉下去。
第二,企业大了以后,会有很多的层级和部门,这就涉及到协同的问题,如果不能去改变和打通协同的问题,就会造成低效。
第三,是执行力的问题。
对于很多规模企业来说,大家用的猪场的管理手册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为什么有的成本高达9元以上,有的成本只7.7元左右?这中间的差距和团队执行力有很大的关系。
以非瘟防控为例,从2018年非瘟入侵到今天我们看到有的规模企业防非防的非常好,而有一些企业到今天为止还经常出问题,为什么?不是防非方法的问题,而是执行力的问题!
畜牧行业营销专家、生猪行情分析专家、谋易咨询首席顾问王中老师
Q2: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时代来临,规模猪场需要有哪些硬件或者软件上的支撑来为这一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王燕春博士:第一,在软件方面。
很多top型的集团,例如牧原、温氏,在猪场数智化方面已经有一个很好的体现。
但是仍有很多大型猪场,例如1万头,2万头或者5万头以下的猪场,在数字化软件打造方面面临很多壁垒。
我们常说的“数建未来”是需要通过一种更尖端、更加科学更综合的养猪数据化的软件,来帮助猪场的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
帮助一线人员能够从猪场一线的执行方面收集到更好的数据,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来体现猪场的养殖生产成绩的变化,最终落地到管理和利润的提升方面。
第二,人才的瓶颈。
养猪是一个需要高科技的一个行业,例如育种、精准营养、疾病、健康管理的提升,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所以对人才培养和人员执行方面的工作要跟得上、监督好。
第三,管理者的一个水平。
我们发现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总有管理好的和管理坏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能力,也决定着企业的盈亏。
这些都决定了未来规模化猪场的硬件和软件的提升。
王中老师:以前管理好一个猪场靠经验,现在需要依靠数据,今天我看到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已经实现了“在线化”,也就是说猪场所有生产环节的各个数据都是“实时在线”,是人工不可以更改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生产成绩和猪场生产背后的问题。
再一个硬件对猪场来说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猪场面临用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一些硬件设备可以去取代一部分人工。
据了解牧原猪场现在的智能化设备日均在线已经超过了150万台,已经非常广泛了。
所以说“软件方面的实时在线化”“硬件方面智能化”,是规模猪场应对规模化时代到来需要最好的两个准备。
Q3:在“降低成本”方面规模猪场还能从哪些方面突破一下?
王燕春博士:我们经常提到“降本增效”这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的逻辑点应该是通过利润管理的方式来增强利润的获取空间,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低成本。
就拿批次化生产来说,我们的生产管理者,不能总是以一个繁殖端的成绩来测算批次化生产的投入产出,更应该从综合运营的成本,人效和猪效的提升,以及保育端和育肥端某一个生产指标的改善来综合衡量。
例如非生产天数这一指标的改善就以完全覆盖掉我们的药物成本,所以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来看这个问题。
王中老师:过去要想把猪养好,把成本降低,无非就是种、料、养、管、防,现在养猪又多了一个环境因素。
成本比较低的养猪企业在育种方面一定都是比较领先的,牧原、温氏、天邦都是这样的企业;第二个就是饲料。
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以牧原为例,牧原现在使用的饲料的豆粕用量大概只有3%,这大大降低了它的成本,所以牧原现在断奶仔猪的成本是320块钱每头左右,这就是饲料降本方面的价值。
Q4:种群繁育和疾病管理是猪场经营中重要的利润项,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猪场效益事半功倍,关于这两个方面应该如何做好管理,有哪些方案?
王燕春博士:以后备母猪为例,如果我们能做好后备猪的一个选育、配种入群、精准营养等,就可以为整个猪场的经营利润做出很大贡献。
例如,通过批次化同期发情手段让每头后备猪提早入群一天,就可以实现成本节约15~20元的标准,如果规模大了,这一块的利润是很可观的。
再如疾病管理,我们发现大周批(35天批)由于产房能做到全进全出,即使猪场爆发蓝耳、腹泻等这样的中大型疾病,批次化生产至少会帮助猪场降低1/3以上的损失,也会让疾病对猪场的影响面变得更小一些。
Q5:有人说我们现在的养猪业很卷,集团猪场更卷,例如都在做产业链化、智能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这种环境下2023年集团场/规模场的经营策略方向应该向哪些方面倾斜才能不被淘汰?
王中老师:第一个就是“逆周期”操作,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周期低谷的时候去储备产能,这样会节省成本,在行情好的时候去释放产能,这样会将利益最大化;第二个是“灵活性”,这几年有很多企业完全搞反了。
这一点牧原做的比较好,只要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什么都可以卖,例如仔猪价格好就卖仔猪,仔猪亏本就留着育肥,随时调整经营策略。
Q6:根据两位多年的经验和认知,两位认为现在一家中等规模的猪场,最健康的经营模式或生产方式是什么?
王燕春博士:最健康的经营模式意味着最合适的生产模式,这对每个企业来说是不一样的,主要看猪场的追求,是想追求让员工舒适度更高,还是追求让猪群的健康度更高,或是利润最大,所以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王中老师:个人认为中等规模的猪场要走出自己的路子,除了应该像散户一样灵活以外,还要走出自己的经营模式,中等规模猪场没办法像猪企一样做产业链,但是可以做“价值链”。
基于自身的价值进行整合,或者说被别人“整合进去”,可以跟上下游的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做成价值链。
还有一个出路就是做成一个“生态圈”,无论是合作养殖的方式,合股的方式,都比自己去做要轻得多,通过“价值链”和“生态圈”的方式中等规模猪场可以找出一个符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Q7:2023年伊始,猪价走势并不容乐观,广大养殖户朋友也非常迫切想知道,2023年养猪是否还有好的机遇行情?
王中老师:2023年的猪价行情形势可以用“谨慎乐观”来形容。
为什么要谨慎?因为猪业的产能仍然没有去掉,所以谷底还需要一段时间。
为什么要乐观?两个方面,第一,大疫过去,消费在复苏这是基本面。
第二,顶层非常希望把猪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让养猪人不亏,消费者吃肉不贵,所以为了这个目标,发改委会有很多的调控手段。
同时2023年还会有很多二次育肥,所以说叫谨慎乐观,既然谨慎乐观也就是说2023年还是有赚钱的机会。
2023年的猪价可能还会走出一个“W”型,即会有两波高峰,这两个高峰其实就是赚钱的机会,2023年真正盈利的时间会比较短,但是仍然会有比较好的高点,大家都应该尽可能的抓住机会,做好生产,降低成本。
猪好多网主持人
此外,王中老师和王燕春博士分别做了主题分享。
王中老师在《新周期的逻辑与应对》的主题分享中提到,猪周期一直存在,只不过有人把握了周期,有人辜负了周期,如今新一轮的周期已经来临,本轮周期具有大企业相对更理性,产能增减幅度更小更快,周期振幅逐步减小,周期时长变短等特点,在这种周期特点下,猪企要想保持养殖利润就应该规划好自身的产能,做好增减计划,更好抓住行情的转折点,把握买卖的时机,同时要学会逆周期的反向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新的周期裹挟。
王中老师认为,由于产能没有去化,养殖户的情绪还在左右着出栏节奏,所以2023年的猪价行情依旧不会平静,并且大概率会有两个高峰点。
王燕春博士在《批次模式对人效的管理和案例》的主题分享中说到,当前养猪业面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招人难、留人难,人工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比不断提升等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猪场员工幸福指数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实施批次化模式后有助于优化岗位,增加工作熟练程度,专人专事,工作细分,利于企业培养人才。
同时王博还强调,大批次相对小批次在人工效率方面更具有优势。
本场线上会议持续2个小时,深入剖析了新周期下规模猪场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对2023年养猪人的生产计划有实际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