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总兵力是多少?

虽然二战爆发于1939年9月1日,但纳粹德国在此之前做了周密的准备。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疯狂扩军备战,把国防军从10万扩大到30万。

1938年3月11日,在奥地利狂热法西斯分子的配合下,德军?解放?了奥地利,从此迈出了侵略扩张的第一步。

势均力敌,希特勒把屠刀伸向捷克和斯洛伐克,获得了大片土地和军队,为发动全面战争奠定了基础。

1939年9月1日,强大的纳粹德国派兵南下,与苏联一起瓜分波兰第二***和国,从而拉开了二战的序幕。

不到一年(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的铁蹄遍行欧洲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在内的广大领土被这些法西斯军队占领。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百万大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来到莫斯科。

苏联人民在伟大领袖斯大林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抵抗了德国的进攻,逐渐转入反攻。盟军于1944年6月成功登陆诺曼底,开辟了西线战场。德军两面夹击,路死了,步步为营,1945年5月8日投降。

纳粹德国是二战元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

二战期间德国总人口6600万,加上奥地利人口700万;苏台德地区300万人;萨尔区75%的人口;加上波兰200万德国人,罗马尼亚90万德国人,阿尔萨斯150万德国人,意大利25万德国人,总人口约8000万。

他们虽然不是德国行政区的人,但是关心德国,支持希特勒,支持德国对外扩张。在二战中,他们被包括在内。

到1945年底,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区,东德1500万人口,西德3500万人口,两者加起来有5000万人口。也就是说,二战后,德国人口减少了1600万。

其中平民约1000万,其中700多万平民死于苏联大屠杀,200多万死于盟军空袭。

600多万人死于军事伤亡。

在东德和西德的5000万人中,有300多万德国士兵在德国战败后宣布投降。

其中东线库尔兰包围圈德军约35万人,捷克斯洛伐克德军约55万人,意大利和南欧德军约25万人,匈牙利和奥地利德军约22万人,北欧和挪威德军约26万人,西线各地德军约53万人,保卫柏林德军约80万人。加起来大概300万人。

这就是说,二战中德军减员600多万,其中有一半军人死在苏德战争,其余的军队在西线和其它战场被消灭。

二战结束时德军有300多万人投降,两项加起来,德军投入的总兵力大约为1000万。

但这只能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因为战争形势一直很激烈。在前线,既有德军,也有SS,还有穿着军装的后勤和医务人员,这些都很难计算,无异于一个愚蠢的交代,只能大致说一下。

不妨看看二战爆发后不同时期、不同战场的德军投入。

1939年9月1日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有108个师(另一消息来源称德军只有103个师),总兵力约230万人。

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期间,德军投入136个师,330多万人。当时德军总兵力约350万人。

1941年,苏联战场上使用的德军有152个师两个旅,加上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等国的29个师16个旅。苏联战场***投入181个师18个旅,加上空军和海军,***约550万人。当时德国总兵力约723.4万人。

1942年,欧洲战场进入僵持阶段,德军总兵力达810万,其中500万投入东线战场。

有人说二战时德军总兵力是1500万,这个说法有一大半是对的,因为400多万是预备役部队,没有制服的士兵,不在德军编制内。只能说德国动员了1500万人,编制内身着军装的士兵人数约为1000万。

我们不妨算一下,德国和其他地区有8000万德国人。

根据中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18-50岁的人口有5亿,按照男女比例,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应该有2.5亿。(德国没有男女比例失调)

当时中国人口12.67亿,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占总人口的19%。按照这个比例,当时德国18-50岁的年轻男性有1520万,平均每年出生男性47.5万。

如果年龄放宽6岁,从17岁到55岁,最多增加300万,也就是说,可以参加战争的男性大约有1800万。

然而,一个国家必须有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以及来自各条战线的雇员,如医生、官员、教师、法官和行政人员。所以说德军动员了一千七百万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