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的解决措施

要鼓励大家积极无偿献血需要对血液采集、运输、保管及使用有一整套的规范化管理。新闻报道中关于成都用血浆浇花的血液丑闻让广大无偿献血者着实寒心了一把。宝贵的血液这样浪费不仅严重挫伤公众献血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极端个例暴露了血液采集、运输、保管等管理的极度混乱与不规范。很多大学生想无偿献血但因担心会染病和不卫生等原因而只能对无偿献血望而止步。因而要鼓励大家积极无偿献血急需血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规范。只有实现对整个血液生产与消费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方可打消无偿献血者不必要的误解与担忧,保护好其献血的积极性。

要鼓励大家积极无偿献血需要对血液整个生产、消费流程透明化运作。很多人认为按照无偿献血、免费使用的原则,作为无偿献血者到医院用血可以免费。但现实中不是这么简单的,即使无偿献血者也需要先交费然后通过各种繁琐的程序进行报销,这样导致很多人干脆最后放弃了报销而导致免费用血难以落实。也有不少人怀疑自己无偿捐献的血液被血液站拿去卖给了医院,医院又有偿的转卖给患者而感到不可理解。其实即使针对无偿献血者用血,医院仍要收取一定的血液检验、处理、保管费用。另外医院也未将无偿采集的血液进行商业买卖。但这都需要供血站及医院向公众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需要对血液的整个生产与消费流程进行透明化的运作,特别是公开血液的用途,血液的藏储状况。公开促进运作的透明化,提升血液站及用血医院的公信力、通过透明化的运作及向社会公众普及血液常识有有利于激发社会各界献血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无偿献血者应当提供更多的补偿机制及人性化的用血服务,比如简化免费用血的流程与各种繁琐的手续让无偿献血者感到温暖与欣慰。唯有如此,方可保护社会公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激发大家踊跃无偿献血。

要鼓励大家积极无偿献血需要充分保护公众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建立对无偿献血的激励与保障制度。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昆明市血荒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取消了对采血人员的奖励制度导致很多采血员与集血站没有工作积极性而早早收工。另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的采血站与集血车仅盯着高校的大学生,而没有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无偿献血。据笔者有限的了解。很少有集血车专门进机关向公务员采血。本身公务员的公费医疗制度也让其对免费用血兴趣不高自然也就没有积极性无偿献血了。这次昆明血荒很大原因即是大部分高校搬离市区导致采血困难。因而需要建立对无偿献血的激励与保障制度。倡导领导干部积极带头无偿献血,有必要将无偿献血纳入公务员年终考核范围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无偿献血的保障制度。不然仅凭高校大学生单薄的力量很难有效缓解血荒与保障供血安全。

近期,包括北京在内的部分地区血液库存有所下降。为应对“血荒”,卫生部、总后卫生部29日联合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尹力等卫生部领导,卫生部机关公务员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近500人踊跃参加了无偿献血。

在卫生部机关无偿献血活动上,陈竺说,血液是生命与健康之源,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拯救生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无偿献血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创造和谐社会、救死扶伤的具体体现。科学研究表明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人体总血量的10%,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另外,针对有媒体报道的“无偿献血、有偿用血”问题,陈竺解释说,一些人认为血站以无偿献血来盈利,这是一个误解。血站将血液出售给医院的费用,是回收生产过程的成本。血液本身是不要钱的,但装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检测、冷链储运等都需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