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设立11个服务站点聘用48名社工

 社会工作者行业动态和资讯又更新了哦!为大家提供“广东江门设立11个服务站点聘用48名社工”,本网站将会继续为大家更新更多资讯,请各位考生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广东江门设立11个服务站点聘用48名社工

 广东在江门***设立11个社工站,配备48名一线社工人员。省社工“双百计划”项目办江门地区中心兼职督导池文华表示,“双百”社工以民政服务对象入手,做好服务的同时,结合本地文化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社区资源,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更好地服务社群。

  已设立11个服务站点聘用48名社工

 2017年2月,沙塘镇计生办工作人员冼瑞玲看到“双百计划”社工招聘的信息,通过报名、面试、培训,成为“双百计划”社工的一员。“‘双百社工’能够真正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这是我想要加入的原因。”冼瑞玲说。

 据悉,为推动广东省社会工作全面发展,省民政厅实施“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计划从2017年至2021年,在粤东西北地区和惠州市、肇庆市、江门市台山、开平、恩平等地建设运营200个镇(街)社工服务站,开发近1000个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孵化200个志愿服务组织,培育10000名志愿者。

 2017年开始,江门市民政局和台山、开平、恩平三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深入到村(居)进行现场考察,按照省民政厅提出的“双百计划”社工服务站选点的理念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察落实服务场地。“在站点的选择上,我们主要立足基层,考虑民政服务对象较为集中的村居。”江门市民政局社工科副科长杨嘉欣介绍。“双百计划”为每个镇(街)配备3—8名社工,为民政事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将社会工作力量与民政服务相结合。服务站点的工作职责是以辖区内有需求的群众为服务对象,尤其是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老年群体、优抚安置对象等民政重点服务对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及技巧,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推动社区发展。

 目前,江门已在台山、开平、恩平***设立10个“双百”镇(街)社工服务站、11个“双百”镇(街)社工服务点和1个地市督导中心,招聘录用48名一线“双百”社工。

 “双百”社工的招聘并非一帆风顺。池文华介绍,2017年6月,经过岗前培训后,有数名社工选择离职,“他们原先对这份工作的了解不够清晰,以为‘双百’社工是到政府部门工作,培训后才知道和想象中不同,所以选择了离职。”池文华表示。社工的离职也造成了部分站点不能按计划时间开展工作。经过补充招聘,2017年11月,江门地区11个服务站点的“双百计划”工作全面开展。

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快速融入社区

 进驻村居后,“双百”社工的第一项工作即是熟悉社区,和村民建立信任关系,走访村民了解重点民政对象的基本情况,完成调研报告,画出社区地图。在开展工作的前期,各个社工站点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如何让村民消除陌生感,加强与村民的沟通?

 江门开平市沙塘镇社工站副站长冼瑞玲介绍,通过“以少数带动多数”的方法,社工站迅速和村民打成一片。在2017年7月进驻沙塘镇对湾里村开展服务之后,沙塘镇迅速组织了2户支持社工工作的村民一起开展包饺子聚餐活动,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2017年8月,沙塘镇社工站又迅速组织开展了八一建军节爱心企业慰问老兵活动,吸引了更多村民参加活动。

 一个月后,村民主动邀请社工参加村里的传统民俗中元节祭祀活动,正是通过这次活动,社工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村民原本只是想邀请我们参观,但是我们主动与村民一起筹备活动,参与到购买物资、布置活动现场等工作中,这让我们和村民真正实现了从陌生到相识再到熟悉,逐渐建立起情谊。”

 “双百”社工与机构社工有什么区别?冼瑞玲表示,“‘双百’社工与村民同吃同住,长期驻扎社区,服务具有延续性,能够更快、更深入地融入社区,让村民真正接受社工的服务。”现在,湾里村的村民一见到冼瑞玲,总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拉家常。在入户走访和村民“拉家常”的过程中,社工逐渐深入了解沙塘镇的历史、民俗文化、留守人群等情况,撰写了《湾里村调研报告》,绘制了湾里村地图,为后期的服务工作打好了基础。

 “双百”社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调动社区资源,增强社区凝聚力。冼瑞玲表示,通过“中秋冰皮月饼DIY”、“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敬老慰问、“***建美好湾里”茶话会等系列活动,湾里村的社区凝聚力大大增强,原本已闲置闭门的“湾里食堂”重新活跃起来,成为村民举办活动的必去之地。“通过这些活动,村民的关系日益改善,对村里的民政服务对象也更加关心了,不少村民会主动为这些对象送食物。”冼瑞玲说。

 而江门台山市广海镇社工站把沙头村设为服务阵地,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了解村民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获得村民好评。社工经调研发现,沙头村的留守儿童较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暇兼顾孩子的学业问题,而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功课辅导无从下手。

 了解到留守儿童有学业辅导的需求,社工与广海镇政府协商建立“沙头快乐学堂”,并链接相关资源,争取到设备完善的镇文化站作为学堂的开设地点,得到村民的支持。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报名参加辅导的儿童在学校放学后便到“沙头快乐学堂”学习1小时。社工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谈心,关心其学习与生活上的状况,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与村民建立起信任关系,至今已发展了20多位村民志愿者。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双百社工’的特点就在于接地气,能够在扎根社区的基础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江门恩平市恩城街道东门社工站副站长冯翠媚说。

 2017年10月初,东门社工站通过入户走访得知一服务对象岑女士患有精神残疾,家庭贫困,一家4口仅靠丈夫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维生。多次上门走访了解其生活状况后,冯翠媚一行建议岑女士的家人为其办理精神残疾证。由于精神鉴定医院距离岑女士家较远,出于人身安全考虑,东门社工站又为岑女士对接恩平市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车辆资源,将岑女士送至精神鉴定医院。

 2017年11月,岑女士被鉴定为精神残疾二级,每月可领取重度残疾人补助200元。了解到岑女士一家的经济收入情况后,东门站社工又成功协助岑女士一家申请低保以进一步保障生活,岑女士一家每月可获得1000元的低保补助。

 “在农村地区,村民对很多政策并不了解。无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很多有利于村民的政策得不到落实。我们的工作也是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让更多民政服务对象加深对政策的了解,获得更好的帮助。”冯翠媚表示。

 作为一名“双百”社工,冯翠媚深爱着这份工作。她曾在社工机构工作过2年,相比之下,她认为,“双百”社工能把服务做得更精细。“机构社工往往要完成指标,有时候服务只能流于形式,但‘双百’社工的服务,是真正贴近服务对象需要的。”冯翠媚说。

 杨嘉欣表示,社工站点扎根村居,在服务形式上实现了创新。社工主动走进村民家中,有助于打通服务。“双百计划”在江门的落地生根为江门社工服务比较薄弱的地区配备了社工专业人才,将能够带动这些地区社工事业的发展,缓解江门区域内社工发展不平衡、基层服务力量不足、有些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化不强、政策服务“最后一米”无法打通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