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悲剧形成偏激人格,因警民恩怨造就的嗜血狂魔,后来怎样?

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双全、家庭美满的人,人格会更为健全,而如果从小父母离异,或者双亲早逝,那便很有可能由于最初的不安全感逐渐形成各种各样偏激的人格,很多凶案的嫌疑人都有一些童年不幸,本案的嫌疑人就是一个。

白宝山于1958年出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父母都是企业职工,从小家境优越,但在他三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去世后母亲改嫁,他也被送回了老家河北省,一直到14岁才回到北京,回北京后不久,他便辍了学,24岁就结了婚,婚后一年便生育了一儿一女。

本以为孩子的降生是他稳定生活的开始,但恰恰也就是这一年年底,1982年12月,他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犯罪,从12月到次年3月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他犯下多起盗窃案,并于1983年3月被捕入狱,判刑十五年。

在白宝山服刑期间,他便先后杀害了两名狱友,但由于迟迟没能找到证据,也没有找到被害人尸体,狱方并未对白宝山做过多的处罚,也没有办法定罪,且他在服刑期间努力学习武器知识,态度良好被减刑一年,于1996年提前释放。

失控犯罪

出狱后的白宝山回到了北京,但他在生活上处处碰壁,又迟迟办不上户口,孩子也正是用钱的时候,于是他便对警方产生了极大的怨恨,渐渐形成反社会人格,用暴力的形式报复社会,很快,他便开始了他的杀戮生涯。

在白宝山出狱当月月底,他便偷袭了一名武警,抢走了他的枪,在次月又袭击了北京某司令部的哨兵,紧接着又与六名巡警发生冲突,射伤了四名警察,在1996年4月22日出现了第一名死者,是一名哨兵,他真正的杀戮也由此开始。

帮凶是情妇

在杀害一名哨兵之后,他并没有销声匿迹,也没有慌忙逃窜,反而是密谋着更大的行动,他开始谋划抢劫枪支,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还找了情妇,之后和情妇两人一起密谋行凶,抢劫枪支和钱,伤人无数,杀害两人,自此白宝山已杀害5人。

得到与情妇抢劫的枪支和钱之后,白宝山便联系了原来的狱友和同伙,组建了团队,开始一路抢劫、行凶、杀人到新疆,他们不断地袭击、抢劫普通人,连动物也要一同杀害,俨然已经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很快,他们便到达了新疆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的边疆宾馆实施抢劫,***杀害七人,后来因为分赃问题,白宝山便杀害了同伙吴子明,他们此次作案嚣张,社会影响极其严重,行径恶劣,但因为行事张扬也给警方留下了不少线索。

在1997年9月,警方在白宝山母亲家埋伏逮捕了白宝山,于1998年,白宝山一伙人在新疆乌鲁木齐被法院开庭审理,几人对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交代了犯罪经过,承认犯罪事实,最后以杀人罪、抢劫罪等罪行对白宝山作出死刑判决,于次月,白宝山被执行枪决。

白宝山的童年是十分不幸的,他受教育程度不高,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很少有人会管他、会引导他、会关注他的心理情况,有一点点的挫折就会觉得自己被针对。

所以说,在经历了14年的牢狱生涯之后的碰壁,给他带来了巨大打击,于是他便开始仇恨警方,大肆伤害、射杀警察、哨兵等。

从他身上就可以看出,童年的教育、童年的心智培养对于一个人未来走向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学会培养我们的抗压能力,学会调节心情,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要有耐心,要引导和帮助他们避免出现白宝山一样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