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避过了外国电影改编中最致命的问题,并将之与作品设定做了深度的契合,从而实现了一种巧妙的效果:即规避缺陷,减少改编难度,又让规避本身成为了对作品表达的加成,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

这非常巧妙,充分体现了主创团队的聪明,但却也在无形之间透出了一丝狡猾,并在后半部中出现了更大的问题:想要“自己创作”,却又执行不力,让本片成为了“半部好戏”——一定程度上仰靠于三谷幸喜原作的好戏。

外国电影的再次改编中,最直接面对的就是本土化的落地问题。大部分作品,往往会在本土化中暴露出创作力的不足,使得作品既不够贴合本土语境,又折损了原作的表达架构。而如果不做改编,又会产生巨大的违和感,让本土的观众很难认同那宛若外国一样的文化、思维。

前者,如〈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被台湾人植入自己的偶像剧元素后,直接破掉了原作的逻辑。后者,如〈深夜食堂〉,在上海凭空造出了一个根本不会存在于中国的酒馆,环境布局、老板装束,全都不对。成功者,只有《重返二十岁》这样的作品,凭借超越国别的年龄危机、家庭亲情,加上一些奇幻要素,才获得了“原封不动地照搬”的语境合理化便利。

这也是可以想见的事情。大量改编的拿来主义,根源即是原创能力的缺乏,而此时出现的”原作本土化”之考验,需要的是原作架构与二次增减的平衡,且要活用原作要素,将之适度地变为本土语境匹配的表意途径,难度其实并不比从零开始的原创而低多少。因此,唯有“不需要改编的语境契合”,才是最适合当前华语创作力匮乏之现状的方案。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恰恰就吻合力这一看似有些苛刻的条件。它的做法是:将电影的基础背景干脆设立在架空化的状态之下,使之与客观现实世界拉开差距。一旦观众根本没有被带入现实语境,自然也就不存在本土与否的既定认知,而是像对待玄幻作品一样,轻易地接受、跟随电影内部语境下的逻辑。《重返二十岁》能够成功,其返老还童给予的类玄幻语境,功不可没。

而在此之上,《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还有更延伸的思考,从而做到了更多的事情。它并没有只将“架空”作为一个背景,而是给了它一个“舞台表演”的设定,让自己的语境保持在了一个相对现实的中间状态,既不完全贴合,又没有彻底脱离。由此,电影便可以做出对观众更有同感的主题表达,且非常多层——关于电影的,关于热爱的,关于现实的,关于纯粹与复杂的。

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对于电影热爱的层次了。魏翔饰演的主角,与作品里的其他所有人物都构成了对比关系。只有他,将这一切都当作了表演,当作了让自己抒发对电影憧憬的机会。他的人生中只有表演,而没有更加社会化的油滑、世故,在那个模仿《喜剧之王》的段落里,他听不懂导演的嘲讽,而自顾自地设计人物,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才能在杀机四伏、危险随处的各个场合里好整以暇、应付自如。无论是作为杀手卡尔的初次登场,还是和意大利人的暗斗交易,都是如此。

而相比之下,同段落中的导演、马丽等人,则用自己的战战兢兢、畏头畏尾,形成了与魏翔之自如的鲜明对比。他们将这一切认可为现实,与黑老大有着性命攸关的交易,因此才会胆战心惊。他们利用魏翔而编造了这场”杀手卡尔”的戏,但自己的初衷却不是针对电影的,而是更加现实的“骗过黑老大,拯救自己”,而他们危机的开始也不是纯对电影艺术的,而是哄骗黑老大投钱这样的商业事项。

对于这场“电影”,他们一个是著名导演,一个是知名演员,自身却没有“入戏”,而是时刻处在自己原本身份的现实意识之中,在每一场“戏”中的胆战心惊,反复的提醒“入戏卡尔”的魏翔,便是如此行为。相对之下,魏翔完全将现实当作了一场电影,彻底地进入了卡尔的角色,从而挥洒自如,成为了这场戏的无敌者——面对黑老大,震慑对手的同时,身手和气场都变化了起来;面对枪战,一把机关枪横扫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