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琴书的历史沿革
苏北琴书亦名宿迁琴书,民间惯称“打扬琴”或“打蛮琴”。苏北琴书源自明末清初的汉族民间小调,清道光年间,形成于宿迁地区,当时称为“打扬琴”。到同治年间较有影响的琴书艺人是李义成。据《中国曲艺杂志、江苏卷》、《淮阴市曲艺志》和《宿迁市曲艺志》记载:李义成幼年自安徽流浪到宿迁皂河定居,以唱民间小调为生。“打扬琴”形成后,他在苏、豫、鲁接壤地区流动演唱,颇有名气,并在这一地区广收徒弟。据八十六岁的老艺人王修珠述说,李义成一生***收一百多个徒弟,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宿迁县的李道生、许广才、庆廷年、泗洪县的陆成金、陆成银等。
清光绪二年,琴书艺人在宿迁县皂河镇西王春圩设香堂,创门户为柴门,订门规、设字号(字辈),其字辈号为“道清通玄静,远长守太清,忠礼智诚信,何教永元明”二十个字。推李义成为堂皇主,尊称教主。光绪末年陆成金、陆成银兄弟因与老师李义成不和,不受其门规约束,跳出柴门,自创门户为陆门,从此琴书分为柴门与陆门两大门派,固宿迁地处北、泗洪在南,则有南、北门之称。
“扬琴”形成后,迅速向周边地区传播和发展,北向山东,西向安徽,东向淮阴、连云港等地区。此时宿迁地区苏北大鼓书已经盛行,北方评书也不断流入,“打扬琴”艺人单靠初时的小节目已不能维持生存,他们开始演唱长篇书目,有李义成等艺人根据乾隆年间发生在宿迁东关口的真实故事编演的看家书目《打蛮船》。以及后来出现的《王天宝下苏州》《李双喜借年》《张秀才赶考》《金镯玉环记》等30多部长篇书目。从此群众称之为“扬琴书”。
抗战前,苏北琴书的长篇书目发展到60多部。在唱腔上也由曲种形成初期的单调“凤阳歌”发展衍变成固定的“四句牌”、 “二板”“垛子”等唱调,后来在“四句牌”中又吸收了“银钮丝”“淮红调”等曲调,发展成“四平调”和“悲调”,二板中揉进了“扬柳青”“穿心子”“莲花落”等曲调。在演出形式上也由原来的“单脚梆”发展成二人或三人搭档演唱,且大都是男女搭档,俗称“鸳鸯档”。
抗战爆发后,一些苏北琴书艺人南流,宿迁的余有亮、张明爱、张振业、泗洪的郑天勤和宿迁闻名一时的余家三姐妹“余凤美、余素英等到南京定居演唱,高德山、韦怀栋等到上海定居演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间琴书艺术的发展与提高很重视,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发证演出,1952年宿迁成立曲艺协会,1961年改为宿迁县曲艺队。1955年到1961年宿迁县文化科先后举办四期琴书培训班,招收培养了一批新学员。并编演了《借驴》等20多部新书目,改编上演了《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20多部现代书目。演出形式也从长期“摆地摊”走上了舞台。
1957年举行的全国曲艺调演中和曲种普查中,原师承于宿迁苏北琴书的各地琴书都以其所属地区而命名,鲁南则称山东琴书、皖北则称安徽琴书,徐州则称徐州琴书。从传承谱系中可以看出,到20世纪80年代,徐州、鲁南、皖东北一带琴书艺人系宿迁第一代琴书艺人李义成的传人。另据195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斌《吕剧音乐研究》中记载:琴书最初流行于淮河中下游,1886年诸城县艺人朱西太到江苏宿迁学艺,带回了《洞宾戏牡丹》发展了山东琴书。由此可见,山东琴书也源自宿迁的苏北琴书。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曲艺组织恢复,苏北琴书又获得新生,并出现一个辉煌时期,1983年,宿迁县有职业琴书艺人68名,非职业艺人80多名。其演唱艺术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原有的唱腔基调上揉进了淮红戏、吕剧、泗州戏等部分优美唱腔,倍受群众欢迎。在多次政府举办的文艺调演、会演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