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7元可以得到智联招聘简历,难道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就这么不值钱吗?

是的。据了解,在'3.15'晚会时,央视对某招聘平台进行了点名,主要原因是该平台在没有得到应聘人员的许可下,擅自将他人的简历贩卖到各种平台,而还有些大型招聘平台只要用户肯花钱,就能够随意下载他人完整简历,而这一切,简历所有者都是不知情的。然而,贩卖简历便成为了某些人捋羊毛的方法。据相关报道,有该平台内部人员通过企业内部账号擅自下载员工简历,然而通过自建的QQ群等以明码标价进行贩卖。

表面上他们贩卖的只是一张纸,实质上贩卖的是普通劳动者的尊严和信息。不仅让求职者的个人信息成为低廉的商品,同时还让求职者感到不被尊重。

私人物品无权售卖

简历是一个应聘人员向某招聘平台投递的介绍自己基本信息的证明。应聘人员的目的是通过这个招聘平台让需要我这样人才的公司看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简历属于私人物品,只是给了我想给的人看,而某些招聘平台为了一点钱便未经应聘人员的允许私自将简历贩卖,这算是侵犯了应聘人员的权利。

而简历被售往的渠道,简单的说有:某些招聘公司,某些需要简历模板的普通人,还有某些销售平台或者非正规平台。难堪一点,我们的简历未经我们的允许正被他人评头论足。而更严重一点,我们才发现最近打我们手机的销售电话越来越多。我们感受到自己被暴露,且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这是招聘平台的失职。

员工和公司应该互相尊重

员工和招聘平台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的关系。借助这个平台,招聘人员寻找心仪的公司,公司寻找优质的人才。简历只应该被存放在该平台,只能在该招聘人员和目标公司之间进行流动。

而现在招聘公司将应聘者个人信息当作二手商品进行贩卖是对应聘人员的一种不尊重和漠视。人不是商品,人的基本信息也不是商品,这种擅自贩卖他人基本信息的行为,就像是未经他人运行偷卖他人物品。如果是为了挣点小钱,吸引点流量大可不必。这种行为一旦被暴露,只会自灭平台的名声。

再者如果是平台内部制度不够完善也能理解,现如今问题被提出,各大招聘平台应加以改正,给每一个应聘人员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