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的严峻事实

据我们所知,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而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19世纪初,由于欧洲各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引起了底层知识分子不满,随之而来左翼思想在底层知识分子得到了广泛传播,随着巴黎公社的覆灭和无政府主义的活跃,各种恐怖活动随之欧洲各国活跃起来,连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也未能幸免。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欧洲各国爆发经济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面对国内各种问题,在二战之后,随着欧美各国通过不同政策来提高本国底层民众生活,恐怖主义也随之消失了。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对石油需求不断扩大,恐怖主义活动又开始日益频繁,在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蔓延。 9·11”恐怖事件更是使恐怖主义成为全世界的热门话题。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计划最周密、伤亡人数最多、造成恐怖气氛最浓烈的一次恐怖袭击。它突破了世界最为严密的防范,直捣当今世界头号大国的心脏,是当今震撼力最强,也是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恐怖袭击。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对策,先后颁布了反恐怖主义的法令,建立了反恐怖部队,并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 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伊斯兰国”现象折射出国际暴恐势力新的发展趋势,国际恐怖新生态大体成型。一方面,这种集暴恐势力与政治实体为一身的极端武装,有地盘、有资金、有人员,不仅割据一方建立政教一体的神权政权“哈里发”,还吸引世界各地的极端分子竞相投奔,成为国际暴恐势力的新山头。另一方面,“伊斯兰国”残忍成性,受其训练和影响的外国恐怖分子纷纷效仿,其危害更甚于以前。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扎瓦希里领导的“基地”组织并未被清剿干净,他们趁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机重整人马,成立了“印度次大陆”分支,扬言要统辖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的暴恐分子,大有与“伊斯兰国”分庭抗礼之势。加之“基地”组织在阿拉伯半岛、北非和索马里等地的分支仍然活跃,国际恐怖版图可能呈现交相为恶的难局。 因此,我们纵观30多年的国际暴恐发展史可以发现,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暴恐威胁尤为严峻。“基地”组织诞生于阿富汗抗击苏联的“圣战”时期,1979—1992年的13年间吸引了40余国的4000多名外国“圣战”分子加入其中。这批人后来成为该组织和各国恐怖组织的骨干,威胁延宕至今。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又有50余国的近5000人投奔,这也成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和目前“伊斯兰国”壮大的基础。叙利亚内战3年后,该地区已聚集80多国的1.5万多名外国“圣战”分子,并且还有继续增多之势。可见,“伊斯兰国”和伊叙乱局吸引国际“圣战”分子的速度、规模和范围已远远地超过过去。 那么,针对如此状况,我们应如何防范和应对呢? 对国际社会而言,面对恐怖主义新回潮,我们应该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必须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一是协调一致。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主导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团结,才能有效协调,才可以一致行动。 二是多措并举。国际反恐斗争需要在政治、安全、经济、金融、情报以及思想领域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尤其是致力于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滋生土壤。采取军事行动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决议。 三是统一标准。恐怖主义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不论何时何地,针对何人何事,都必须予以打击。不能采取双重标准,更不能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挂钩。 另外,针对恐怖主义的新动向和新变化,我们同时必须拿出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此,在此建议: 首先,加大信息收集与分享。应充分发挥联合国及相关国际机构的优势,包括建立反恐数据库和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情报资源,强化情报分析。 然后,加强网络反恐。要坚决封堵利用社交媒介传播极端思想的渠道,特别是发布暴力和恐怖音视频。网络公司和网络运营商应当自律。为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全球行业行为准则。中国将于年内在北京举行全球反恐论坛框架下***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研讨会。 接着,切断流动和融资渠道。各国,特别是那些冲突周边国家应当承担国际责任,有效加强边境管控。要强化金融监管合作,打击地下钱庄等非法活动,阻断恐怖融资。 最后,推进去极端化。要依法打击、取缔散布和传播极端思想的场所和人员。同时,要保护正常宗教活动,普及大众教育,发挥社区作用,以此传播正能量。联合国应该及时总结有益经验,推广最佳做法。 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应以身作则。 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东突”暴恐势力,当然也高度警惕和防范“伊斯兰国”所代表的新一轮国际恐怖威胁,以及这股威胁可能对“东突”产生的影响。中国可以在美国正努力构建的打击“伊斯兰国”反恐联盟和中国打击“东突”的反恐国际阵线中寻找交集,以我为主,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严防其内引外联肇事,采取措施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一是确立防止全球性恐怖组织再度滋生的战略***识。在应对新一轮全球性恐怖威胁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对此中美可引导大国形成***识。与此相对应,不打击与“基地”和“伊斯兰国”联系密切的地区暴恐组织,遏制全球性恐怖组织滋生的努力就很难奏效。因此,中美可在打击“东突”方面务实合作,即使不能认同中国打击“东突”的全部努力,也可在部分领域取得进展。 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和全球反恐论坛等国际性机制的作用。中国可以参与和合作建立防范国际恐怖分子跨境流动的合作机制,打击“伊斯兰国”的招募活动,在边境管控和堵截流窜方面下功夫,加强对网络暴恐音视频的清源,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国际暴恐潮。中国可以发挥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推动中美与周边国家联手打击“伊斯兰国”。与此同时,也应高度警惕美国借筹建国际反恐阵线实现其地区战略私利的图谋。 三是协作打击重点恐怖组织的融资网络。资金正是“伊斯兰国”招兵买马的关键,面对资产多达数千万美元的恐怖组织,只有切断其源源不断的石油收益和捐款才能达到遏制目的。中美可与中东等地区国家密切合作,捣毁作为“伊斯兰国”主要经济来源的黑市石油贩卖网,截断其财源,如此反恐努力方可收效。 四是***同遏制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溢出和泛滥。“伊斯兰国”威胁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向外输出暴恐意识形态,间接刺激世界各地的恐怖组织搞恐怖袭击,也是美欧境内穆斯林极端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中国可与美国加强在反暴力极端主义方面开展合作,重点打击“伊斯兰国”及其关联组织在网上的暴恐宣传和招募,防止“东突”暴恐势力受感染。 面对恐怖主义威胁,各国休戚与***。***同应对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每个国家都应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定地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同携手消除极端势力得以产生的土壤,让恐怖主义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