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他的书法造诣会有多么高?
清朝的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
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
此外,刘春霖博学多才,在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刘春霖是1904年的状元。关于他之所以能够成为状元,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在当时殿试结束后,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
当时内忧外患,慈禧正在准备70大寿,想从科举中得到一点吉兆。就在她翻看试卷的时候,相中了一篇文章,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结果一看名字,顿时失去了兴趣,因为这个人叫朱汝珍。?
慈禧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其实这两位八竿子打不着,同时因为朱汝珍是广东人,慈禧又想起了洪秀全、康有为等人,他们在慈禧的眼里都是叛逆,而他们都来自广东。
慈禧对广东没有任何好感,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
借着慈禧又翻到了一篇,这就是刘春霖的卷子。“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寓意很好,慈禧认为这是大吉之兆,就这样,原来的第二名的刘春霖成了头名状元。
而在第二年,科举被废除了,那么刘春霖就这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了。
不过刘春霖并没有抹黑了状元这个称号。他的才能也是有目***睹的。
这个时候大清什么状况大家也都知道,状元及第后,刘春霖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
可见,清廷此时也非常重视新学的发展,开始向西方学习了。
回国后,正当他要大展身手的时候,大清灭亡了。虽然他在民国建立后一度担任了总统府内史,还曾担任过直隶教育厅长,但后来他目睹了民国的腐败和内斗,在1927年以后,辞去公职赋闲在家。
晚年,日本人曾邀请他去伪满洲国,担任伪满教育部部长之职,遭到刘的严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