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欢欢自杀身亡 直面抑郁挽救健康
导读:台湾艺人欢欢在家中自杀身亡,是小虎队的师姐。此次艺人自杀事件引起轰动,欢欢轻生,肯定承受了太多压力,造成抑郁症。如何直面抑郁症,保持心理健康呢?
热点聚焦:台艺人欢欢家中自杀身亡
艺人欢欢(于佳卉,43岁), 1日下午被家人发现在台中市中清路一段租屋处炭烧自杀亡,检警相验后初步排除他杀嫌疑,家人认为应与走不出丧父伤痛有关。
欢欢的弟弟表示,姐姐是家中的独生女,与父亲感情特别好,2年前父亲生病,她特地搬回台中就近照顾父亲,不久父亲突然走了,姐姐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心情愈来愈不好,后来就得了忧郁症。之后欢欢就很怕害接触人羣,前几个月状况不太好,家人持续安排她看精神医生,每天勤于联络,情况逐渐好转,昨天下午欢欢与家人吃过中餐后说要回家,等一个男性朋友来访,之后就打电话就都没有人接,事前完全没有征兆,也未透露轻生念头,没想到竟会轻生。
吴宗宪2日录像时还不知此事,本来录像后赶着离开去下一个通告,但被问到欢欢轻生的事时,他停下脚步问“还好吗”,随后得知已过世的消息让他突然变脸,直呼:“怎么会那么傻呢?”他说:“自杀要比杀人还有勇气,肯定承受太多压力,不能接受自己慢慢离开人羣。这是太年轻出道的问题,不能接受起落,选择迫降……我们也曾面临过高低潮……怎么会这样……”
对此,演艺圈也有许多艺人纷纷表达不舍,侯昌明在脸书表示,“人生的路也许不好走,但就是如此才会丰富;心中有事一定要说出来,情绪不好一定要适当发泄,希望不要再有遗憾的事发生了!”此外,宋新妮、汪建民等人也都在脸书表达难过与不舍。
艺人生涯:跑的是通告,卖的是人生
多数认识欢欢的人,对她的记忆力都停留在张克帆为她写歌,她低头掩饰动情的场景。回头看,这些年很多离世的台湾艺人,都是从《康熙来了》这个节目被内地观众知晓的。因着综艺咖掰碎自己经历逗乐观众的特点,而让人觉得很亲近。所以当听闻他们离世的消息时,会有种远比大咖更为情伤的感觉。
欢欢身材纤瘦,头发很长,在《康熙》时常被小S调侃像“女鬼”。2013年12月19日,是她此生录制的最后一期《康熙》,她剪短了头发,但性格还是那样活泼,还曾调侃小S嫉妒自己。未料半年后的她却悲观自杀,不得不让人想起很多通告艺人挂在嘴边的话——都是节目效果。虽然如今看来“欢欢”这个名字有些讽刺,但她开朗的曾经,确实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里。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 大部分想过自杀
抑郁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在患者中,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人都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在该医院的心理康复中心,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患者。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总是忧愁伤感、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乐趣,甚至悲观绝望,如夜里同海上的一叶孤舟,看不到一点点光明和希望;思考问题困难,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睡觉早醒,睡眠不足;运动抑制,包括精神精力减退、总有疲乏感、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单纯的抑郁情绪就像刹车系统,让人适可而止,一般有具体的诱因,程度较轻,时间较短,能很快缓解。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持久而严重,持续2周以上,影响社会功能并造成极度痛苦。情绪的低落与处境不相称,也不能自我调节,还存在兴趣减退、持续疲劳、头脑迟钝、不能集中注意等许多其他症状,呈现一组特有的综合征。
重要的是除了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
据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新进展》提供的数据表明,应该重视抑郁症,抑郁症有较高的致死性与致残性,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羣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羣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抑郁症偏爱公务员和白领患病人羣趋于年轻化
临牀资料显示,患抑郁症的母亲所生的子女患此症的较多。这是因为如果父母患有抑郁症,沉默少言,害怕各种社会活动,或者对事物的知觉过于敏感,身体稍有不适或遭遇一些挫折就十分焦虑和悲观,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个性发展。
在临牀就诊者中,亲人死亡、家庭破裂、失恋、严重的躯体疾病、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等,这些应激事件容易使人自尊心受到打击而诱发此病症。而且主观判断这些负性社会应激事件的危容程度越大,个体可利用的应对方式越缺乏,则抑郁情绪越严重。此外,抑郁症的发生也与患者病前的性格有关。多数患者其有明显的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多愁善感、思虑过多、处世悲观。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白领和老板,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的生活环境之中,加上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成为近年来抑郁症的高危人羣。
其次,青春期、更年期和两个阶段的中间人羣也成为抑郁症的易发阶段。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大脑功能不稳定的时期,而夹在他们中间的人羣,承受着工作、结婚、买房等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
如何确诊自己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兴趣或乐趣丧失、精力下降,简而言之就是“什么都不想干”,并伴随“三自”———自责、自罪、自杀,“三无”———无望、无助、无能症状,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严重时可出现自罪观念甚至罪恶妄想……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人的情绪在正常情况下是有波动的,但波动的幅度和时间一般有限度。比如一个年轻人失恋了,她第一个星期不高兴很正常,第二个星期不高兴也可以理解,但相比第一个星期,她应该已经有所好转。但忧郁症却是相反的,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只会持续加重。
医生提醒,当上述的心境症状脱离了事件本身,存在强度过于显著且持续时间过长,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就需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一般而言,“三低”持续两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时,在排除其他因素(烟、酒等物质依赖,中风偏瘫、帕金森等疾病)后仍不好转,就该去医院及时就诊。
走出误区,正确自救和拯救
据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面对庞大的患病人羣,仅有30%被识别出来,识别出来后就医的患者也只有30%。这意味着,目前中国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
大多数人认为情绪不好不是一种病,自己想开点就能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人在患上抑郁症后产生‘病耻感’和恐惧感,怕被贴上‘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对抑郁症的错误认知是临牀中最常见的现象。忧郁症并不能由患者自主控制,就像一个人的大脑里缺少了快乐物质,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
其次,抑郁症属于高复发疾病。多年的临牀经验表明,抑郁症患者很少只复发一次,即便治疗后复发率也高达50%,如果发作3次以上最好终身服药。但现实治疗中,仍有很多患者觉得自己心情好了,就擅自停药、减药,这也是造成抑郁症反复发作的一大原因。
相比于认知率不够、复发率高,自杀是抑郁症患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对自杀风险的评估干预和防范是治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抑郁症的治疗强调足量足疗程。首发患者一个疗程包括2~3个月的治疗期,半年的巩固期和2年的预防期,后两期主要的治疗目标就是预防复发。
值得关注的是,一旦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或者过度劳累,也会增加抑郁复发的机率。“疾病治疗的恢复期应适当休息,有利于康复。恢复不完全的患者有残留症状,如失眠和躯体不适等也是复发的高危情况。”
四大方法 赶走抑郁自我治疗方法
一、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时期的锻炼,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清新的时刻,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慢慢就会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二、外出交际
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三、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灵重塑疗法其中的一种净化内心的方法。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抑郁症患者可在早晚的时间练习观息法,练习时轻轻闭上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无论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纠缠的心接纳它,而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纯然的观察呼吸,以盘腿的姿态,二十分钟时间为基础,半个月至一个月后,可以延长练习时间至四十分钟到—个小时。
四、冥想法
冥想是身心灵脩习的一种很好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虽说是冥想,但却有很多方法,这里所提出的是一种简单的冥想练习,抑郁症患者只需在内心中确定一个自己的愿景图,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主题,以抑郁症患者自身感到平静、放松或是愉悦为准,然后在大脑中去想象实现,越是能集中投入情感在这个愿景图上,效果就越好,这个练习要持续重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