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三个儿子:长子、次子接连英年早逝,小儿子活到了80岁
20世纪之初的中国,此时被一片黑暗笼罩着。 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中国近代爱国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就是在这样的年代出生。从前的他们是中国的朝阳,英姿勃发,自信昂扬,后来的他们带着手铐脚镣,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陈延年和陈乔年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们从少年成长为革命英雄呢?陈延年和陈乔年两个人的童年充满着痛苦和分离,母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父亲陈独秀为了革命四处奔走,并没有多少时间待在家里,更别提陪伴两兄弟成长了。 陈延年和陈乔年很早就自立并且立志报效祖国。 后来陈延年和陈乔年长眠于龙华烈士陵园内。
陈独秀出生在安庆有名的书香门第,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都非常注重对他们的教育。 或许在外人看来,陈独秀的育子方式太过于另类,但是不得不承认陈独秀的教育有道,他的后代们都在各个领域做得非常好。
面对母亲早逝,父亲又几乎不在家,两兄弟很早就自立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立志要为中国崛起读书, 陈延年曾经说过,“我要成为报效祖国的人,我愿意为国家献出生命!”, 他不只是这么说的,而往后的日子也都是这么做的。
陈延年和陈乔年的青春来得特别早,袁世凯的爪牙安徽省督军倪似冲吵了陈独秀在安庆的老家。那时陈延年15岁陈乔年11岁,他们不得不从安庆跑到上海找父亲陈独秀。可是陈独秀的教子方式非常特别, 他没让儿子们住在自己家中,而是将两人安排到报社勤工俭学 。俩兄弟的生活非常困苦,白天半工半读,晚上直接睡在地上。
后来,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去了法国留学,为祖国发展寻找出路。
他们在法国为了求学省吃俭用,为了攒出国留学的去爱你,他们去过码头扛沙袋,饿了就吃点饼充饥,渴了就直接喝自来水。
即使条件如此艰苦,两兄弟求学也一直没退缩,最后在法国顺利毕业了。而且他们在法国留学期间,还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 陈延年和周恩来等人还建立了旅欧少年革命组织。
后来陈延年回国,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祖国内部革命组织的建设,陈延年还在南方积极建立革命组织,积极发展了近千名革命者。陈乔年回国之后, 和李大钊一起领导了北京的革命,为北方组织建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首都的一次革命中,段祺瑞的军队开枪屠杀群众,站在队伍中的陈乔年见此情景,大声组织群众,“不要乱!” 后来陈乔年不幸中弹,可是他依然没有退缩, 他忍着剧痛没有撤离,依旧指挥群众有秩序地撤离,直到群众们都退到安全地带,他才紧急前往医院救治。
1926年陈独秀屡次对右派妥协,导致大革命失败。陈独秀的次子陈乔年对父亲的右倾错误进行了批评,他认为父亲执行的路线是错误的,选择的政策也是错误的,父亲将革命的重任寄托在资产阶级身上是不行的, 革命组织要走武装夺取政权之路,这样中国的革命才有未来可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逮捕了大量的革命者和革命群众。 陈独秀长子陈延年不幸被逮捕,当时在狱中陈延年被严厉拷打和盘问,他们想从陈延年口中找到革命的重要线索,可是陈延年一个字都没说。 后来陈延年被批准行刑, 在刑场上陈延年傲然挺立,大声怒吼道“革命者绝不会给尔等下跪,我陈延年只能站着死,我一个革命者的牺牲背后就有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站起来!”
陈延年一直到行刑前依然非常乐观,“我们前人辛苦些,子孙后代们就享受和平的幸福生活吧!”正是因为有了像陈延年和陈乔年这样的革命先烈们,才让我们如今有了安定平和的幸福生活。 陈延年也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革命先烈,永志不忘,切莫辜负。
陈独秀除了陈延年和陈乔年两个儿子以外,还有其他的孩子们。其中长女陈玉莹也是英年早逝,和两位兄弟陈延年陈乔年去世的时间相近,1928年病逝于上海。陈独秀的第三个儿子陈松年在几位子女里算是长寿的, 他活到了80岁,生前曾经担任安庆市文史馆馆员和政协委员。
陈独秀的幼女陈子美活了92岁,生前曾担任妇产科医生,1960年她从香港前往美国,一直到去世前都在美国行医。 陈独秀最小的儿子陈鹤年在北大读书期间,相当具有领导才能, 是北平“三大学生领袖”之一。后来陈鹤年携全家去了香港,抗日期间回到了内地工作。直到革命胜利之后,他又去了香港的报社工作。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后代们也在 社会 的各个领域担任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 更是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和敬仰的。
陈独秀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一个主要工作在祖国的南方,一个主要精力放在北方。不仅将革命组织逐渐发展壮大, 还为后代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陈延年和陈乔年被捕入狱之后,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可是两兄弟都没有将党组织的机密吐露一个字。最后敌人发现从两人身上实在套不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将二人残忍杀害。 一位在1927年去世,一位于1928年离世,两位先烈一直长眠于上海的龙华烈士陵园。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袖,陈独秀其他几位子女也各自在相应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有人从政做了委员,有人为医学事业贡献终身,有人在新闻事业中发挥自身的能量。每个人都将陈家的家训逐渐发扬光大,踏着父亲从前的脚印,继承着哥哥们从前的遗志,扛起了 社会 主义奋斗终身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