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把我送到了青云。

上周和朋友去看了《送我上青云》。电影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听到了几句,说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困境和成长的电影,我就抱着这种期待坐在了电影院。

从电影院出来,路上行人越来越少。在广州老城区,我走过大街小巷,抄近路去地铁。我一路都在想:红砖墙边,疯子又出现了。他向获胜的人大喊“我爱你”。赢的人笑着对疯子说:“你再说一遍。”

这个“疯子”的意义是什么?导演/编剧给我们呈现了几个角色的人生和命运,他们内心的挣扎和苦闷,他们的欲望和憧憬,最后他们想和我们分享的人生体验是什么?

这与其说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我觉得更像是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讲述了一类人的困境。(从另一类来说,导演和制片人,女主演,也算是女性电影。)

盛楠(陈瑶)来自一个小县城。作为一个孩子,萧声南应该算是衣食无忧,有点钱。父亲开工厂,事业有成,母亲漂亮。按理说,你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也确实是其他孩子羡慕的。但在那个家庭里,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小胜男似乎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我记得有一次,一家三口坐飞机出去玩,那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第一次坐飞机,感觉有点晕,憋不住了,在飞机上就开始呕吐。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理解那种厌恶的眼神,但是我放不下的是,我的父母不喜欢我,为我感到羞耻,就像其他人一样。我妈也说:“早知道。

二十年后,加藤回忆起这件事,依然会很激动。

从此,她对自己说:不能在家里捣乱,要让父母开心。长此以往,她在这种信念下长大,渐渐与家人疏远。家不是她可以寻求支持和信任的地方。更离谱的是,后来我爸出轨了,出轨的对象竟然是他从小认识的一个同学。这位母亲,在她看来,除了美貌,就是个头脑简单又“愚蠢”的女人。她老公出轨十几年了都没有意识到。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女主的这段《孽种》:这个人和家人关系不好。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初模式,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家庭,来自于我们第一次遇见和认识的人。她爸爸,她妈妈,她父母,她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她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把她推向了人生的下一个轨道:

好好学习,上大学,读研,读博士,好好学习,想从一个小县城,从那个家飞出去。她不想像她妈妈那样生活,活在男人的世界里。

努力工作,成为一名突如其来的记者,哪里有新闻就去哪里,即使不怕死也要去第一线报道真相,远超男同事;

从这个维度来说,她一直在前进,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她讨厌那些谄媚、傲慢、想要成功的年轻人。她对钱也很抵触。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接近30岁的成年人,她没有抗风险的能力。她没有男朋友,工资刚够付房租,日常开销,一月也没什么积蓄,更别说照顾父母了。

她突然陷入了迷茫和困境:我该怎么活?我这么努力,最后得到了什么?病入膏肓,无法自救?

她不想成为父亲唯利是图的商人,不想成为母亲以家庭和丈夫为中心的头脑简单的女人,也不想成为同事为了成功和赚钱而奉承富人的小伙子。她看过很多名人传记,采访过很多人,见过各种社会情况,但还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在影片的第一个场景中,摄影机展示了盛楠的真实生活:

作为一名突如其来的记者,她去了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搜素材”。她遇到一个疯子,把一个破旧的铁桶当帽子戴在头上,说了一些他听不懂的话。盛楠和他搏斗,惊慌失措,遍体鳞伤地逃脱了。去医院治疗了,顺便前几天拿到了体检报告。意外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癌。手术费用30万,她还差27万。

电影里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她的现实世界摇摇欲坠,摇摇欲坠。

她一直抛弃现实世界,战斗态度,家庭,爱情,友情,金钱,性压抑。这些现实关系都没有处理好。她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但同时又受困于过去。

说到这里,影片开头和结尾的狂人意味深长。

在自我救赎之前,她处于一种与自己和世界矛盾冲突的状态。那个疯子代表了一个人的“外部世界”。在她看来,这个社会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她无法理解,无法融入,也懒得融入。

那她最后又是如何让自己与“外界”和解的呢?

她第一次与现实妥协/和解的机会,为了筹集27万元的手术费,她通过同事的介绍接下了一份高价工作,为一个暴发户李平的父亲写自传。在她看来,有钱人花钱挣钱是一件肤浅而世俗的事情。她是一名记者,手中的笔是为了写人民的疾苦,写社会状况,揭露真相。但是没办法,价格高,她还等着筹钱治病。死了要尊严吗?

在采访李平父亲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在深山里出家的老人并没有那么恶心。他和李平是完全不同的人。相反,他从各方面“救赎”了她,盛楠的人生观也因此改变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影响了盛楠。

一个是让她相信父母是爱孩子的,只是有些隐藏的很深,不善于表达。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就像他给儿子取名李平,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对吧?李老说:“说不定哪天那个傻小子搞错了,千千有几千个李平,警察就抓错人了!”了解儿子胜过了解父亲,李老从一开始就想着保护他,但这份父爱,不提也罢,根本感受不到,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

第二,李老中风后,过着禁欲的生活,对生死、名利漠不关心。在遇到盛楠的母亲后,他激发了重新生活的愿望。当他再次对异性产生迷恋并突然死去时,他让盛楠意识到爱情是生死之门,它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第二个妥协/和解的机会是答应带她妈妈去山里采访工作。自从我爸出轨后,我基本上就剩我妈一个人了,女儿忙,老公忙,她没有工作。我妈告诉她,她要离家出走,出去找自己。自从我嫁给她爸爸,有了她,我生活的重心就一直围绕着这个家和她老公,是一种完全失去自我的状态。旅途中,我断断续续地拉扯着我妈,在这种争吵的交流中表达对彼此的怨恨和感情。盛楠也开始理解他的母亲。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第一次做孩子。而且她出生的时候,她妈妈才19岁,还只是个孩子。她甚至不能照顾自己。她怎么可能是个好妈妈?

第三个机会是见到刘光明(贾斯汀)。乍一看,刘光明的文人气质是纯洁的,善良的,精神上是纯洁的。我相信人死后不会消失,会以灵魂的形式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他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但只是用来拍云的,拍到了很多云。青云之上,给人一种遐想,仿佛是一个虚无缥缈,无争的世界。

这种人的存在,简直就是她所认识的世界里的一股清流,让她原本藏在雪中的荷尔蒙突然分泌出来。

她爱上了这个男人,带着爱和欲望。因为卵巢癌这种病,据说手术后,女人无法体验性快感。在这种急迫之下,她主动提出要和喜欢的男人发生关系。

然而,现实是刘光明逃走了。

在现实生活中,刘光明实际上是一个女婿,娶了一个暴发户的女儿。虽然她过着物质主义的生活,但她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无论他的妻子、岳父还是其他亲戚,都认为他是个书呆子,不懂人情世故。看那么多书也没用。他能买车吗?住大房子?我能吃吗?唯一有用的是,每当家里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就让刘光明出来,在大家面前背圆周率,闹一闹,作秀一下。这一幕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被大人拉出去背唐诗,赢得了大家的掌声。问题是,他是个成年人。他失去了什么?

了解了刘光明的真实情况,盛楠对这个男人的感情从喜欢变成了怜悯和愤怒,他感到胆怯。但事实上,从刘光明身上,她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来,而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多少会在男同学心中产生一些观念上的变化。

电影的名字来源于《红楼梦》中的一首诗,讲述的是薛宝钗一心想升官发财的故事。“好风,以其力,送我上青云。”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青云”。每个人内心的欲望、矛盾和冲突,或多或少都在阻止他们“上青云”,去那个没有世态纷扰,一切太平的世界。

在影片中,导演还借用了刘光明的话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比如柳絮和蒲公英。他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登上“青云”号?因为它们够轻!没有太大的负担,可以顺风顺水!人生大概也是如此。以及如何在这个社会上轻生,最后走向青云,两次经历:

1.想要“轻”,就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对于家庭,父母,感情,世俗观念,所有的执念,所有让你痛苦,阻碍你成长进步的东西.....,)

2.“好风靠实力”,你要学会和周围的环境和解。

就像电影的结尾一样,盛楠张开双手拥抱了世界。

疯子对她说:我爱你。

导演在这里应该有个比喻:当你调和自己的时候,抛开一切杂念,去爱这个世界,去爱你身边的人,这个世界也会爱你回来。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引用了三位诗人,说做学问、做人需要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天涯。

第二境界:腰带越来越宽,我不后悔,让人为伊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一片昏黄。

一般和《送我上青云》里的“爱情是生死之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一样的。

影片要讨论的东西太宏大,剧情难免有点单薄松散。在我看的那场戏里,有人提前走了。作为电影艺术,光有冲突和张力是不够的,但我给了这次讨论的主题四个心?。

人这一生是怎么过的?

人如何克服死亡焦虑?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