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翁同龢去世后为何没有得到谥号?他与光绪帝的恩怨是什么?

1875年,年仅4岁的载湉身登大宝,成为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大清自此进入光绪时代。

光绪帝登基后,慈禧太后安排状元翁同龢担任他的启蒙老师。此后,君臣之间亲密无比,宛若父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绪帝渐渐埋怨起老师来,甚至在翁同龢死后连谥号都不肯给。那么,师生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关系急转直下呢?

一、亦师亦父

1876年,翁同龢与光绪帝相识于毓庆宫。当时小皇帝尚在冲龄,又骤然离开父母,急需情感上的慰藉。

翁同龢。

而翁同龢不仅学识渊博,温雅有礼,还给了光绪帝许多生活上的关爱,因此他很快就获得了光绪帝的好感与信任。

朝夕相伴的毓庆宫生活,让光绪帝对翁同龢的依赖与日俱增,甚至渐渐在内心深处将他视为父亲。翁同龢恰好无子,隐隐然也将这位学生视同子侄。

两人的师生之情带有浓厚的父子温情。

据《崇陵传信录》记载,小皇帝常常在课间时分躺在翁同龢怀中摸着他的胡须玩。遇到雨天,害怕雷声的光绪帝也会躲在翁同龢怀里寻找安全感。

史书上说:?常熟(指翁同龢)在书房二十五年,最为上所亲。?

有一次,翁同龢想要回故乡扫墓,这可把光绪帝急坏了,哭着喊着不许他离开。可翁师傅的休假理由十分正当,只得含泪准了一个月的假。

临行前,光绪帝拉着师傅的手依依不舍地叮嘱道:?下月今日,朕与师傅相见于此矣?。

第二个月,翁同龢销假返京。光绪帝听说师傅回来了,立刻开心地奔出书房抱着师傅说:?吾思汝久矣。?

光绪帝画像。

师生情深,令人动容。可谁能料到,这份真挚的师生情谊却给光绪帝的执政生涯挖了一个大坑,带给国家大局无法弥补的遗憾。

二、清流误国

光绪帝亲政后,翁同龢先后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要职。

可惜翁同龢终究是辜负了信任,

1894年,日本陈兵朝鲜,中日之战一触即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是战是和,成了摆在朝廷面前的头号难题。

李鸿章深知清军虚实,因此他从北洋水师的器械、兵力、舰艇等方面苦劝光绪帝止戈和谈,还称一旦战败,不光日本要蚕食大清,其他列强也要一拥而上了。

李鸿章的表态有理有据,光绪帝不禁开始思考主和的方略。然而,深受倚重的翁同龢强烈主战,以一人之力生生左右了光绪帝的决策。

翁同龢手迹。

若说翁同龢主战是一心为公,倒也无可厚非。不过,据《蜷庐随笔》记载,早在翁同龢谏言之前,就有大臣告诉过翁同龢主战的种种弊端。

由于翁同龢与李鸿章有私怨,而北洋水师又是李鸿章的嫡系,于是翁同龢便将报复李鸿章的主意打到了北洋水师身上。

堂堂一代帝师,竟挟私怨而废公事,不知当光绪帝同意他的出兵主张时,他内心可曾泛起过一丝涟漪?

清廷决定出兵后,翁同龢依旧一门心思为难李鸿章,根本不管北洋水师正在紧张备战的事实。

李鸿章想要购买新式舰艇,翁同龢阻挠户部拨款;李鸿章提议购买德国生产的大开花弹,翁同龢还是不给北洋水师经费;就连李鸿章恳求修缮原有舰艇,翁同龢也以一句?钱都给太后修园子去了?冷漠应对。

在翁同龢的操作下,北洋水师就这么黯然走下了亚洲最强海军的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