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虫和大麦虫的区别

大麦虫(Barley pest)又称超级面包虫或称超级黄粉虫,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是由黄粉虫与黑麦虫杂交培养出来的一种爬行虫的幼虫,最大体长达4公分,那些7公分的是用钙和钾配出来的激素,且没有繁殖能力倍,成虫繁殖量(每只雌性大麦虫经交配后可连续产卵300-400粒,)。  大麦虫的幼虫含蛋白质51%,含脂肪29%,并含有多种糖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酶及矿物质磷、铁、钾、钠、钙等,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蝇蛆、蚯蚓、黄粉虫和蟋蟀等昆虫饵料,加上它外皮较软且易于消化,适口性好,是养殖各种龙鱼或观赏鱼、观赏鸟、棘胸蛙、鳖、蛇等稀有动物的绝佳饵料。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珍稀畜禽和特种水产动物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当今,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当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对大麦虫的开发与利用,势必作为今后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它不断可以直接为动物提供高档蛋白饲料,也可以为人类提供蛋白食品。

大麦虫近年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老熟幼虫最大体长6厘米左右,比一般的黄粉虫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雌性成虫体形比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由于它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相信不久就会替代黄粉虫进入大宾馆、大饭店把它经过精细加工,成为人们的盘中大餐,将更受大中城市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最大体长达到6cm左右,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由于大麦虫个体大,社会养殖量少,早期主要是作为名贵金龙鱼、银龙鱼等高级观赏鱼类的专用饵料。随着生产养殖技术的成熟,社会养殖量逐渐加大,价格趋于平缓、稳定,尤其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等优点,开始逐步向各类人工饲养爬行类宠物(壁虎、蜥蜴、龟等)推广应用。在海外的专业鱼场及高档宠物繁育场均将大麦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活体饵料,大麦虫逐步将发展成为与黄粉虫、蟋蟀、蝗虫、蚯蚓相当甚至取而代之的趋势。

黄粉虫,喜食面包,因而又叫面包虫。

其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动物蛋白饲料之王”。其蛋白质含量为47%,脂肪含量为23%,碳水化合物为23%,其养分全面,居各种动植物之首。它富含19种氨基酸等多种是鱼类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2、E、核黄素、不饱和脂肪等极为丰富,可谓是饲养观赏鱼的理想饵料之一。

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刚生下来的面包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幼虫在春、秋季成长快速,至蛹化为止,需经过4—5次脱皮。

过程与使用

1、面包虫由于生活在粮仓中,经过长期的退化,羽化了的成虫是不会飞的,只是可以爬(爬行本领也不太大,普通的颜料盆就爬不出来),可以产卵,一般把卵产在菜叶上,如果下面辅纸,也可以产在纸上。再把卵放进新的饲料中,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即我们喂SS的“虫子”。

2、在幼虫长大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四次蜕皮才能长大(跟蛇似的),每次刚蜕皮后就是“白虫”,模样确实不好看,像蛆似的,但营养丰富,跟没蜕皮的没什么区别,一两天内就可以长出硬壳来,不要扔掉。

3、幼虫化蛹后,我觉得比幼虫还好看,像睡着的小BB,如果不想让它繁殖,也可以喂SS。

4、黑虫是死掉的幼虫,如果你的饲料足够干燥,这种很快风化了的虫干也可以喂SS,我经常喂SS这种虫干。但如果你不像我这样贫穷且吝啬,不提倡这种喂法,不太安全。因为一旦虫干没有风干好,变了质,会吃死SS的。但我家鼠鼠很聪明,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不能吃的它都不动。不知别家鼠鼠是否有这本领。总之,还是扔掉了吧,不值几个钱的

是无菌培育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人可以食用!

2.面包虫 Alphitobius sp.

分类: 拟步行虫科/鞘翅目

外观特征:体长12~16mm。体色黑褐色至黑色;翅鞘具纵向条纹,光泽度弱。

生态习性:文献记载台湾有2种近似的面包虫,即 A. diaperinus 和 A. laevigatus,均属世界***通的贮粮害虫。其幼虫鸟店均有贩卖,供做鸟类活饵饲料之用。